(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洣水(mǐ shuǐ):水名,在今湖南省。
- 嶽阜(yuè fù):嶽山,指衡山。
- 魚書:書信的雅稱。
- 浣花溪:水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代指杜甫的草堂。
- 孤輪月:指孤單的月亮,比喻孤獨。
- 雙腳難拚一寸泥:比喻行走艱難,難以擺脫困境。
- 大誓:宏大的誓言。
- 虎嘯:虎的吼叫,比喻威猛的聲音。
- 驢蹄:指騎驢行走,比喻生活簡樸。
- 東山:山名,在今浙江省,代指隱居之地。
- 只履:指單隻的鞋子,比喻孤獨或未完成的事情。
- 草軟煙柔:形容草地柔軟,煙霧柔和,景象寧靜美好。
- 一杖藜:指拄着藜杖,比喻老年的生活。
翻譯
洣水向東流去,嶽山位於西方,我搖動着書信,詢問浣花溪邊的消息。 我曾獨自訪問過千峯,只有孤月相伴,雙腳難以擺脫哪怕一寸的泥濘。 我發下宏大的誓言,聽見虎的吼叫,在衰老之年獨自坐着,玩弄着驢蹄。 東山的隱居生活,何時才能帶着單隻的鞋子歸來,草地柔軟,煙霧柔和,我拄着藜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洣水、嶽山、浣花溪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孤輪月」、「雙腳難拚一寸泥」等意象深刻描繪了詩人的孤獨和困境。末句「草軟煙柔一杖藜」則展現了一幅寧靜美好的老年生活圖景,透露出詩人對簡單生活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期待。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念奴嬌 · 影戲影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留守相公六帙仰同諸公共次方密之學士舊韻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哭歐陽三弟叔敬沈湘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懷入山來所棲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輒暢然欣感各述以小詩得二十九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分寄方廣避亂諸緇侶八首 》 —— [ 明 ] 王夫之
- 《 竹枝詞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二中園纪事爲懿菴作 其二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