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即事

元綃垂幕黛煙流,略掛西峯玉一鉤。 蕭散雲還沈碧海,清空人慾訪瓊樓。 勻勻廣野疏星度,惻惻寒心片影浮。 取次閒愁棲泊盡,更誰笙鶴夢丹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綃(yuán xiāo):指黑色的薄紗。
  • 黛菸:深青色的菸霧。
  • 沈碧海:沉入碧綠的大海,比喻雲彩消失。
  • 瓊樓:傳說中仙人的居所。
  • 惻惻:形容寒冷刺骨。
  • 片影:微弱的影子。
  • 取次:依次,逐漸。
  • 笙鶴:指仙樂和仙鶴,常用來形容仙境。
  • 丹邱:傳說中的仙山。

繙譯

黑色的薄紗垂下,深青色的菸霧流動,倣彿輕輕掛在西峰上的一彎玉鉤。 雲彩散去又沉入碧綠的大海,清空的天空讓人想要探訪仙人的瓊樓。 廣濶的野地上稀疏的星星閃爍,寒冷刺骨,衹有微弱的影子在浮動。 逐漸地,所有的閑愁都找到了棲息之地,還有誰會在夢中聽到仙樂,夢見仙鶴,夢見仙山丹邱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鼕日山中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靜謐而神秘的氛圍。詩中“元綃垂幕黛菸流”一句,以薄紗和菸霧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山中的朦朧美。後文通過對雲彩、星辰和寒影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超脫塵世的意境。結尾的“笙鶴夢丹邱”則是對仙境的曏往,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對理想境界的曏往。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