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前一日雪

社日花朝總令辰,柳絲萍葉總宜人。 已催鶯燕迎初日,未許風光試一春。 紫電暗窺珠佩笑,輕雷不惜玉衡嗔。 還思殘臘新暄早,勾引江梅萬樹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
  • 花朝:即花朝節,又稱花神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
  • 令辰:吉利的時辰。
  • :地支的第六位,這裏指時間,巳時,即上午九點至十一點。
  • 紫電:形容閃電的顏色。
  • 珠佩:綴有珠子的佩飾,這裏比喻閃電。
  • 輕雷:輕微的雷聲。
  •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這裏比喻天空。
  • 殘臘:農曆年末的最後幾天。
  • 新暄:新春的溫暖。
  • 勾引:吸引,引誘。
  • 江梅:生長在江邊的梅花。

翻譯

社日和花朝節都是吉祥的日子,柳絲和萍葉都十分宜人。 已經催促鶯鳥和燕子迎接初升的太陽,還不允許春天的風光嘗試一次。 紫色的閃電暗中窺視着珠子般的佩飾微笑,輕微的雷聲不惜讓天空生氣。 還回想起年末的最後幾天新春的溫暖來得早,吸引着江邊的梅花萬樹開放得均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社日前一天的雪景,以及春天的氣息。詩中,「社日花朝總令辰」一句,既點明瞭時間,又賦予了節日以吉祥的氛圍。「柳絲萍葉總宜人」則進一步以春天的自然景物來渲染節日的氣氛。後兩句通過對鶯燕、初日、風光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而「紫電暗窺珠佩笑,輕雷不惜玉衡嗔」則巧妙地運用比喻和擬人手法,賦予自然現象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詩意。最後兩句回憶殘臘新暄,勾引江梅,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