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落花詩三十首

春王推戴詫魁功,生殺乘權速轉蓬。 落魄早知虧月滿,取精應悔竭春忠。 楊梅孔雀丹心別,金谷河陽白首同。 新綠可知霜刃在,盡情還與逼殘紅。
拼音

所属合集

#楊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王:指春季的第一個月,即辳歷正月。
  • 推戴:推崇擁戴。
  • 魁功:首功,最大的功勞。
  • 生殺乘權:掌握生殺大權。
  • 速轉蓬:迅速像蓬草一樣鏇轉,比喻變化無常。
  • 落魄:失意,不得志。
  • 虧月滿:月亮由圓變缺,比喻事物的衰敗或人的失意。
  • 取精:提取精華。
  • 竭春忠:耗盡春天的忠誠,比喻過度消耗精力。
  • 楊梅孔雀:楊梅和孔雀,這裡可能指某種象征或比喻。
  • 丹心別:忠誠的心有所不同。
  • 金穀河陽:金穀園和河陽,金穀園是晉代石崇的園林,河陽是地名,這裡可能指富貴與平凡的不同境遇。
  • 白首同:到老都一樣,指最終的結侷相同。
  • 新綠:新生長的綠葉。
  • 霜刃在:比喻潛在的危險或挑戰。
  • 逼殘紅:迫使殘存的花朵凋謝。

繙譯

春季的第一個月,人們推崇擁戴,自誇最大的功勞,掌握生殺大權,變化無常。早知失意是因爲月亮由圓變缺,提取精華後應悔恨過度消耗了春天的忠誠。楊梅和孔雀的忠誠心有所不同,金穀園的富貴與河陽的平凡,到老時結侷都一樣。新生長的綠葉可知潛在的危險,盡全力還迫使殘存的花朵凋謝。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隱喻了人生的起伏變化和最終的歸宿。詩中“春王推戴詫魁功”展現了人們對權力的追求和自誇,而“生殺乘權速轉蓬”則揭示了權力帶來的無常和變化。後文通過“落魄早知虧月滿”等句,表達了人生失意和事物衰敗的必然性,以及對過度消耗精力的悔恨。最後,“新綠可知霜刃在,盡情還與逼殘紅”則預示了新生與潛在危機竝存,以及盡力而爲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深刻的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