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詠蝶
流鶯啼遍,喚不醒芍藥,叢中雙蝶。待把紅香留住穩,無待雨狂風劣。流水浮萍,垂楊飛絮,都是閒枝節。殷勤爲甚,飄零了不孤怯。
縱好繡帶雲裳,來回弄影,蕩芳情一捻。日暮簾垂歸燕語,池上晚風獵獵。渺渺天涯,歸魂何處,便是煙花劫。無人說與,陽關夢裏三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流鶯:指鳴聲悅耳的黃鶯。
- 芍藥:一種花卉,常用來象徵美麗。
- 紅香:指花朵的香氣。
- 孤怯:孤獨而膽怯。
- 繡帶雲裳:形容蝴蝶的翅膀如繡帶和雲彩般美麗。
- 一捻:形容極少或極細。
- 獵獵:形容風聲。
- 渺渺:形容遙遠或模糊不清。
- 煙花劫:比喻短暫而美麗的景象或時光。
- 陽關:古代關隘名,這裏指離別的象徵。
- 三疊:指反覆吟唱的詩句,這裏指離別的反覆思念。
翻譯
黃鶯在四周啼叫,卻無法喚醒芍藥叢中沉睡的雙蝶。我試圖穩穩地留住花朵的香氣,以抵禦狂風暴雨的侵襲。流水中的浮萍,垂柳上的飛絮,都顯得那麼無關緊要。我爲何如此殷勤,即使飄零也不感到孤獨膽怯。
即使蝴蝶的翅膀如繡帶和雲彩般美麗,它們來回飛舞,只爲了那一絲芳情的觸動。日暮時分,簾幕低垂,歸燕的呢喃,池上晚風呼嘯。遙遠的他鄉,歸魂何處,那便是短暫而美麗的時光。無人能訴說,陽關的離別夢裏,反覆吟唱的思念。
賞析
這首作品以蝴蝶和花卉爲載體,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和對離別之情的深切體驗。詩中,「流鶯啼遍,喚不醒芍藥,叢中雙蝶」描繪了春天的生機盎然,而「待把紅香留住穩,無待雨狂風劣」則透露出對美好事物脆弱性的無奈。後文通過「繡帶雲裳」等意象,進一步以蝴蝶的美麗與飄逸來象徵生命的短暫與美好。結尾的「陽關夢裏三疊」則是對離別情感的深刻刻畫,展現了作者對過往時光的無限懷念與留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嶽峯悼亡四首 其三 》 —— [ 明 ] 王夫之
- 《 漁家傲 · 翠濤作煨榾柮詩索和以詞代之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阮郎歸 · 本意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和梅花百詠詩古梅 》 —— [ 明 ] 王夫之
- 《 旅警五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懷入山來所棲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輒暢然欣感各述以小詩得二十九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摸魚兒 · 瀟湘大八景詞其一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