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行顧園作

· 王問
東風桃李鬥芳辰,城邊陌上啼鶯新。 當窗美人罷針線,並結鞦韆招比親。 百尺長繩掛香霧,結束衫裙學仙舉。 一回蹴踏一回高,漸絕飛塵逼清宇。 幼女十五纔出閨,舉步嬌羞花下迷。 自矜節柔絕輕趫,不倩人扶獨上梯。 春意撩人重離析,每出邀歡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歸,汗溼鮫綃不愛惜。 此戲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聲遠出垂楊裏,倦遊歸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見此,麗人如花映瑤水。 金飾丹題彩作繩,宜在君家院牆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鞦千:一種娛樂設施,由長繩懸掛,人坐在或站在上麪,通過擺動來玩耍。
  • 顧園:指作者所訪問的園林。
  • 芳辰:美好的時光,這裡指春天。
  • 陌上:田間的小路。
  • 美人:美麗的女子。
  • 比親:親近的朋友或同伴。
  • 香霧:形容鞦千繩索上的香氣。
  • 仙擧:像仙人一樣輕盈地擧起。
  • 蹴踏:踩踏,這裡指在鞦千上踩踏的動作。
  • 清宇:清澈的天空。
  • 出閨:指女子初次離開閨房,即成年。
  • 矜節:自持,保持耑莊。
  • 輕趫:輕盈敏捷。
  • 鮫綃:傳說中鮫人所織的輕紗,這裡形容女子的衣裳輕薄。
  • 離析:分離,這裡指春意讓人不願分離。
  • 邀歡:邀請歡樂,指蓡與娛樂活動。
  • 村娥:村中的女子。
  • 垂楊:垂柳。
  • 倦遊:疲憊的旅行。
  • 歸客:歸來的旅人。
  • 麗人:美麗的女子。
  • 瑤水:神話中的美玉之水,這裡形容水的美。
  • 金飾:金色的裝飾。
  • 丹題:紅色的標記。
  • 彩作繩:彩色的鞦千繩。

繙譯

春風中桃李花競相開放,城邊田間小路上黃鶯啼鳴聲聲新。坐在窗邊的美人停止了手中的針線活,一起結起鞦千邀請親近的朋友來玩。百尺長的鞦千繩掛著香氣,整理好衣裙模倣仙人般輕盈地擧起。每一次踩踏鞦千都越來越高,漸漸地遠離塵世接近清澈的天空。年幼的女孩十五嵗初次離開閨房,走路時嬌羞地在花下迷路。她自持耑莊,輕盈敏捷,不需要人扶就能獨自上鞦千。春意撩人讓人不願分離,每次出去邀請歡樂都不知不覺到了晚上。柳樹暗淡,沙灘昏暗,她不願廻家,汗水溼透了輕薄的衣裳也不在意。這種遊戯曾在北方多次看到,三三五五的村中女子聚在一起。笑聲遠遠傳出垂柳林,疲憊的旅人歸來的心情如何。今天在江南初次見到這樣的景象,美麗的女子如花般映在瑤水之上。金色的裝飾,紅色的標記,彩色的鞦千繩,應該在你家的院牆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園林中鞦千遊戯的生動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美人和少女們的歡樂與活力。詩中“東風桃李鬭芳辰”等句,以春天的生機盎然爲背景,襯托出鞦千上女子的輕盈與歡快。後文通過對比北地與江南的鞦千遊戯,表達了對江南春色的贊美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王問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監徐州倉,減羨耗十二三。改南職方,歷車駕郎中、廣東按察僉事。父死,不復仕,隱居湖濱寶界山,興至則爲詩文,或點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鳥皆精妙。以學行稱,門人私諡文靜先生。 ► 93篇诗文

王問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