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鳶(yuān):指風箏。
- 風徵(zhǐ):風的征兆。
- 鳴鸛(guàn):指鸛鳥。
- 雨徵:雨的征兆。
- 勃然:突然,猛然。
- 怒興:憤怒地興起。
- 天適:天意如此。
- 吾力亦奚能:我的力量又能如何。
- 吾適患風雨:我正遭受風雨。
- 天心亦奚憑:天意又怎能依靠。
- 區區:微小,此処指微不足道的事物。
- 化乘:變化無常。
- 方寸:指心。
- 淵冰:深淵中的冰,比喻極深極冷的地方。
繙譯
風箏的鳴叫預示著風的來臨,鸛鳥的鳴叫預示著雨的降臨。 害怕風雨,或許會因此而感到苦惱,但風雨卻突然憤怒地興起。 如果天意就是要帶來風雨,我的力量又能如何呢? 我正遭受風雨,天意又怎能依靠呢? 更何況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很快就會隨著變化而消逝。 不知道在內心深処,風雨都像是深淵中的冰一樣冷酷無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表達了詩人對天意的無奈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鳴鳶”與“鳴鸛”作爲自然界的預兆,象征著風雨的到來,而“勃然而怒興”則形象地描繪了風雨的突然和猛烈。詩人通過對風雨的描寫,抒發了自己對天意的無力感,以及對人生變幻莫測的深刻認識。最後,詩人以“方寸內,風雨皆淵冰”作結,寓意內心的冷漠與深邃,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