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湘旅興

山城猶百里,戰伐不相知。 禾黍經時畢,冠裳入望疑。 微霜開驛路,落日返樵吹。 回念巴邱北,銀濤捲繡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城:指建在山上的城池。
  • 戰伐:戰爭。
  • 禾黍:泛指莊稼。
  • 經時:經過一段時間。
  • 冠裳:指官員的服飾,這裏代指官員或士人。
  • 入望:進入視野。
  • 微霜:輕微的霜凍。
  • 驛路:古代的官方道路,用於傳遞文書和官員往來。
  • 樵吹:樵夫的歌聲或笛聲。
  • 回念:回憶。
  • 巴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銀濤:銀色的波濤,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繡旗:裝飾華麗的旗幟。

翻譯

山城距離這裏還有百里之遙,戰爭的消息我們無從得知。 莊稼經過一段時間已經成熟,官員們的身影在遠處顯得可疑。 輕微的霜凍覆蓋了驛路,夕陽下樵夫的歌聲漸漸遠去。 回憶起巴邱北邊的景象,銀色的波濤中捲起了華麗的旗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山城的孤寂與遙遠,以及對遠方戰事的憂慮和回憶。詩中通過自然景象的描寫,如「微霜開驛路」和「落日返樵吹」,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寧靜的氛圍。末句「回念巴邱北,銀濤捲繡旗」則通過回憶,展現了詩人對過去和平景象的懷念,同時也隱含了對當前戰亂的無奈和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深刻反思。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