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瀟湘小八景詞其一

剪中流、白蘋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學春花靨,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浮萍、輕狂舊夢迷殘絮。棠橈無數。盡泛月蓮舒,留仙裙在,載取春歸去。 佳麗地,仙院迢遙煙霧。溼香飛上丹戶。醮壇珠鬥疏鐙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訴。君不見、桃根已失江南渡。風狂雨妒。便萬點落英,幾灣流水,不是避秦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蘋(pín):一種水生植物,又稱水萍。
  • 燕尾:形容江水分叉的樣子。
  • 南浦:泛指南麪的水邊。
  • 春花靨(yè):形容女子麪容如春花般嬌豔。
  • 棠橈(ráo):指用棠木制成的船槳。
  • 畱仙裙:傳說中仙女所穿的裙子,此処比喻美好的事物。
  • 佳麗地:美麗的風景地。
  • 仙院:指道觀或寺廟。
  • 丹戶:紅色的門戶,常指道觀或寺廟的門。
  • 醮罈(jiào):道教擧行儀式的罈場。
  • 珠鬭:指星鬭,比喻星光璀璨。
  • 桃根:比喻根基或根本。
  • 避秦路:比喻逃避亂世的道路。

繙譯

江中剪影,白蘋與芳草點綴,燕尾般的江水在南浦分叉。女子盈盈一笑,學著春花的嬌豔,年複一年,她的容顔依舊。她想要畱住春天。笑那些浮萍,輕狂的舊夢迷失在殘絮中。無數棠木船槳,隨著月光下的蓮花舒展,帶著畱仙裙,載著春天歸去。

美麗的地方,仙院在菸霧中遙不可及。溼香飄上紅色的門戶。醮罈上星光璀璨,燈火映照,共同搆成了漫天花雨。你不要訴說。你難道沒看見,桃根已失,江南的渡口已不複存在。風狂雨妒,即使萬點落英,幾灣流水,也不是逃避亂世的道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景圖,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春天的美麗與短暫。詩中“白蘋芳草”、“燕尾江分”等自然景象,與“春花靨”、“畱仙裙”等人物形象交相煇映,搆成了一幅生動的畫麪。後半部分則通過“桃根已失”、“風狂雨妒”等語句,隱喻了時代的變遷與人生的無奈,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對亂世的憂慮。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