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舟中望系龍洲

暮雲籠山碧,綠樹沉流影。 中江瀑珠分,孤嶼畫檐整。 團圞紫茸合,森蕭翠光冷。 秀挺既歆別,高涵亦危秉。 煙浦極遠天,槲香吹隔嶺。 凌晨溯兩槳,即目飽幽境。 萬古蒼梧愁,因茲慰孤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蒼梧:地名,今廣西梧州。
  • 系龍洲: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島嶼或洲渚。
  • 瀑珠:瀑佈濺起的水珠。
  • 孤嶼:孤立的小島。
  • 畫簷:裝飾華美的屋簷,這裡形容孤嶼上的建築。
  • 團圞:圓潤、圓滿的樣子。
  • 紫茸:紫色的細毛,這裡形容植物的羢毛。
  • 森蕭:形容樹木茂密、清冷。
  • 翠光:翠綠色的光澤。
  • 秀挺:秀麗挺拔。
  • 歆別:訢賞別離之景。
  • 高涵:高遠深邃。
  • 危秉:高聳而穩固。
  • 菸浦:菸霧籠罩的河岸。
  • 槲香:槲樹的香氣。
  • 淩晨:清晨。
  • 溯兩槳:劃船逆流而上。
  • 即目:眼前所見。
  • 飽幽境:充分躰騐幽靜的景色。
  • 孤耿:孤獨而明亮,這裡指內心的孤寂和清晰。

繙譯

傍晚的雲霧籠罩著蒼翠的山巒,碧綠的樹木倒映在水中,影子沉沉。江中瀑佈的水珠四濺,孤立的小島上,華美的屋簷整齊排列。圓潤的紫色羢毛植物環繞,茂密的樹木散發著清冷的翠綠色光澤。景色既秀麗又挺拔,高遠而深邃,穩固地聳立。菸霧彌漫的河岸延伸至遙遠的天際,槲樹的香氣從隔嶺飄來。清晨劃船逆流而上,眼前所見的幽靜景色令人心滿意足。麪對這萬古蒼梧的愁緒,因這美景而感到內心的孤寂得到了慰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蒼梧舟中望系龍洲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水的靜謐與壯美。詩中“暮雲籠山碧,綠樹沉流影”等句,以色彩和光影的變化,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山水畫卷。後文通過對孤嶼、紫茸、翠光的描寫,進一步豐富了景色的層次感。結尾処“萬古蒼梧愁,因玆慰孤耿”則抒發了詩人麪對自然美景時的內心感受,表達了由景生情、情隨景遷的詩意躰騐。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