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篇贈徐子芳
天柱岧嶢與天通,紫皇高住金銀宮。
下朝羣帝三十六,瓊蕤翠羽驂飛龍。
廣樂絪縕赤霄暝,煙霞爛熳回仙蹤。
九關無人熊虎靜,赤鸞歘下隨長風。
長風噏馺江淮間,地靈天寶鍾英賢。
南州復見生孺子,徐陵千載如比肩。
憶君弱冠振芬藻,琦才瑰行俱卓然。
俄摧月窟千尋幹,竦身忽在青冥煙。
青冥迢迢九萬里,君行壯跡從茲始。
逸氣遙橫七澤雲,雄詞直簸三江水。
建安諸子空高名,王粲元非偉長倫。
中論年來篇幾著,獨行已出今時人。
我本金門陸沉者,風期獨與君相親。
天生豪士須會合,龍劍雌雄信有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柱:神話中的擎天之柱。
- 岧嶢(tiáo yáo):山高峻貌。
- 紫皇:道教傳說中的神仙。
- 瓊蕤(qióng ruí):玉花。
- 翠羽:翠鳥的羽毛,常用來比喻美麗的裝飾。
- 驂(cān):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
- 絪縕(yīn yūn):雲煙瀰漫的樣子。
- 赤霄:天空極高處。
- 九關:指天宮的九重門。
- 赤鸞:傳說中的神鳥。
- 噏馺(xī sà):形容風聲。
- 月窟:傳說中月亮上的洞穴。
- 青冥:天空。
- 七澤:指古代楚國的七個湖泊。
- 三江:指長江、黃河、淮河。
- 建安諸子:指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的文學家們。
-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 偉長:指王粲的字。
- 中論:指王粲的著作《中論》。
- 龍劍:傳說中的神劍。
翻譯
天柱高聳入雲,與天相連,紫皇高居金銀宮殿。下面朝拜的羣帝有三十六位,他們乘坐着裝飾有玉花和翠羽的飛龍。廣樂在赤霄中瀰漫,煙霞燦爛,迴旋着仙人的蹤跡。九重天門無人守衛,赤鸞突然隨着長風飛下。長風在江淮間呼嘯,天地間的靈氣孕育了英才賢士。南方再次出現了像徐陵這樣的才子,他的才華和品行都卓越非凡。回憶起你二十歲時就已經才華橫溢,不久後你如同月窟中的千尋幹,突然身形出現在青冥之中。青冥高遠,九萬里之遙,你壯志的行跡從此開始。你的豪氣橫掃七澤的雲,雄辯的言辭激盪三江的水。建安時期的文學家們雖然名聲顯赫,但王粲並非偉長所能比擬。近年來,你的著作《中論》已經完成,你的獨行已經超越了現今的人。我本是金門的隱士,風度與君相親。天生豪士必然會相遇,龍劍的雌雄相信有神靈的安排。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意象和豪邁的筆觸讚美了徐子芳的才華和品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自然景觀,如天柱、紫皇、羣帝、飛龍等,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背景,以此來襯托徐子芳的超凡脫俗。通過對徐子芳早年才華的回憶,以及對他壯志凌雲的描繪,表達了對其深深的敬仰和期待。詩的結尾,以龍劍的雌雄相會,寓意着英雄豪傑終將相遇,共同創造輝煌,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