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䏿 (qǐ):指螃蟹的腹部。
- 腸:這裏指螃蟹的腸子。
- 蟹黨:指螃蟹一類。
- 鱗:魚類身上的鱗片。
- 介:甲殼類動物的外殼。
- 鰍:一種淡水魚。
- 寶雞:地名,今陝西省寶雞市。
- 穿墳蝹:一種傳說中的動物,能穿透墳墓。
- 淮雉:淮河地區的野雞。
- 化鼠鴽:傳說中能變化成鼠的鳥。
-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
- 墨胎:古代一種黑色的胎記。
- 相掖:互相扶持。
- 奔輿:古代的一種快速馬車。
翻譯
古人像我,我也像古人,我們的影子不相似,但畫中偶然相似。 沒有螃蟹的腹部和腸子,不屬於螃蟹一類,沒有魚鱗和甲殼,寄居在泥鰍的居所。 誤將寶雞當作能穿透墳墓的神祕動物,淮河的野雞疑似能變化成鼠的鳥。 草扎的狗在夢中被車輪碾過腳,黑色的胎記互相扶持,登上疾馳的馬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和象徵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自我與古人、現實與夢境的深刻思考。詩中「古人如我我如渠」一句,既展現了作者對古人的認同,也表達了對自我存在的反思。後文通過描述一系列奇異的生物和場景,進一步以超現實的筆觸探討了身份、存在與變化的哲學問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想象力。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擬古詩十九首 其十九 》 —— [ 明 ] 王夫之
- 《 即事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見諸生詠瓶中勺藥聊爲儷句示之 》 —— [ 明 ] 王夫之
- 《 落日遣愁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和白沙八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摸魚兒 · 辛詞煙柳斜陽之句宜其悲也乃尤有甚於彼者複用韻寫之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