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諸家體三十八首一劉護軍基秋興

括蒼雲繞縉雲都,萬簇芙蓉翠色鋪。 紅雨溼飛烏桕薄,碧波晴點鷺痕孤。 登樓有賦依州牧,長揖無門傲酒徒。 不識故園他日淚,蘋花還送暗香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括蒼:山名,在今浙江省麗水市。
  • 縉雲:縣名,位於浙江省麗水市。
  • 萬簇:形容山峰衆多,簇擁在一起。
  • 芙蓉:荷花,這裡比喻山峰如荷花般美麗。
  • 紅雨:形容落花如雨。
  • 烏桕:一種樹,果實可榨油。
  • 碧波:清澈的波浪。
  • 鷺痕:鷺鳥飛過的痕跡。
  • 州牧:古代一州之長,這裡指地方官員。
  • 長揖:古代一種禮節,深深地鞠躬。
  • 無門:無法進入,這裡指無法得到官職。
  • 傲酒徒:指自傲的飲酒者,這裡可能指詩人自己。
  • 故園:故鄕。
  • 蘋花:一種水生植物,開小白花。
  • 暗香:淡淡的香氣。

繙譯

括蒼山雲霧繚繞,圍繞著縉雲縣城,萬座山峰如芙蓉般鋪展著翠綠。 紅雨般的落花打溼了烏桕樹,碧波之上,鷺鳥飛過的痕跡孤獨可見。 我登上高樓,賦詩依附於州牧,深深鞠躬卻無法進入官場,自傲地飲酒。 不知道故鄕他日流下的淚水,蘋花是否還會送來那淡淡的香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眼中的鞦日景色,通過“括蒼雲繞”、“萬簇芙蓉”等意象展現了山水的壯美,同時“紅雨溼飛”、“碧波晴點”等細膩筆觸勾勒了鞦日的細膩情感。詩中“登樓有賦依州牧,長揖無門傲酒徒”反映了詩人對官場的無奈與自傲,而結尾的“不識故園他日淚,蘋花還送暗香無”則流露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與哀愁。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