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諢體十首

隔院投梭作意憨,當筵脫褲太無慚。 中流驚剪支腮赤,黃閣愁逢滿頰藍。 棠棣有兄皆四海,金錢疑鬼耗雙南。 堪哀堪笑都如此,譜入悲田細與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諢體:指打油詩,一種通俗幽默的詩體。
  • 投梭:原指織布時梭子來回投擲,這裏比喻言語或行爲輕率。
  • 作意:故意,有意。
  • :傻,天真。
  • 脫褲:這裏指行爲放蕩不羈。
  • 中流:河中央,比喻關鍵時刻。
  • 支腮赤:支腮,托腮;赤,紅。形容因驚訝或激動而臉紅。
  • 黃閣:古代丞相辦公的地方,這裏指高位。
  • 滿頰藍:形容臉色難看,藍可能指青色,表示憂愁或憤怒。
  • 棠棣:古代指兄弟。
  • 四海:指天下,比喻兄弟分散各地。
  • 金錢疑鬼:比喻金錢問題複雜,難以解決。
  • 耗雙南:耗,消耗;雙南,可能指南方,這裏指金錢的大量消耗。
  • 悲田:佛教用語,指因悲憫而產生的田地,比喻因悲憫而產生的作品或情感。

翻譯

隔着院子輕率地投擲梭子,故意表現出天真憨態, 在宴會上放蕩不羈,毫無羞恥之心。 關鍵時刻驚訝得臉頰泛紅, 高位之上卻愁容滿面,臉色難看。 兄弟們分散在四海之內, 金錢問題複雜,消耗巨大,令人疑慮。 可悲可笑的事情都這樣發生, 將這些情感細細地編入悲田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以諢體的形式,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一系列社會現象和人物特徵。詩中「投梭」、「脫褲」等動作形象地揭示了人物的輕率和放蕩,而「支腮赤」、「滿頰藍」則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情感變化。後兩句通過對兄弟分散和金錢問題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觀察和批判。整首詩語言幽默,寓意深刻,既展現了作者的諷刺才華,也體現了其對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