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苔林雲繭孰相尋,鳥篆蟲書枉見侵。 橫摘孝經窮司馬,巧翻淫咒嬲祇林。 玄黃野逐唯君駕,皁白溝分記子衿。 一石桐油舂不了,披裘那識路旁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苔林雲繭:指青苔覆蓋的林中,雲霧繚繞,如同繭一般。
  • 鳥篆蟲書:指古代的鳥蟲篆書,一種書法風格。
  • 橫摘孝經:指隨意摘取《孝經》中的內容。
  • 窮司馬:指司馬遷,因《史記》而著名。
  • 巧繙婬咒:巧妙地繙閲邪惡的咒語。
  • 嬲祇林:指在神林中嬉戯。
  • 玄黃野逐:在野外追逐,玄黃指天地,這裡泛指自然。
  • 唯君駕:衹有你能駕馭。
  • 皂白溝分:指黑白分明,溝分指界限分明。
  • 記子衿:記住你的衣領,引申爲記住你的身份或責任。
  • 一石桐油:指大量的桐油。
  • 舂不了:無法擣碎,這裡指無法処理或理解。
  • 披裘:穿著皮衣,指在寒冷中。
  • 路旁金:指路邊的金子,比喻意外的財富或機遇。

繙譯

在青苔覆蓋的林中,雲霧繚繞,誰能來尋找?那些古代的鳥蟲篆書,不過是徒勞的侵擾。隨意摘取《孝經》中的內容,讓司馬遷也感到睏惑;巧妙地繙閲邪惡的咒語,在神林中嬉戯。在野外追逐,衹有你能駕馭這自然;黑白分明,記住你的身份或責任。大量的桐油,無法処理或理解;穿著皮衣,又怎能認識路邊的金子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古代文化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知識的追求和對自然界的敬畏。詩中“苔林雲繭”和“鳥篆蟲書”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的深厚興趣和獨特理解。同時,通過“橫摘孝經”和“巧繙婬咒”等行爲,詩人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最後,詩中的“一石桐油”和“路旁金”則寓意著對知識和機遇的深刻認識,躰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