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邑造士貢京師

· 王恭
柳嚲花嬌鶯復飛,臨岐杯酒思依依。 沙頭解纜辭親舍,馬上看山入帝畿。 禁邸曙鍾驚別夢,橋門新水映行衣。 遙知闕下承恩重,六館才名似爾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柳嚲(duǒ):柳枝低垂。
  • 花嬌:花朵嬌豔。
  • 臨岐:分別的路口。
  • 依依:依依不捨的樣子。
  • 沙頭:河邊沙灘。
  • 解纜:解開系船的繩索,指啓航。
  • 帝畿(jī):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 禁邸(dǐ):皇宮。
  • 曙鍾:清晨的鐘聲。
  • 橋門:指京城的城門。
  • 闕下:皇宮之下,指京城。
  • 六館:指國子監的六個學館。
  • 才名:才華和名聲。

翻譯

柳枝低垂,花朵嬌豔,黃鶯再次飛翔,在分別的路口舉杯飲酒,思緒依依不捨。在河邊沙灘解開系船的繩索,告別親人,馬上就要看到京城的山川。皇宮的清晨鐘聲驚醒了別離的夢境,京城的城門新水映照着行人的衣裳。遙想在京城中,你將承受皇恩深重,國子監的六個學館中,像你這樣才華橫溢的人實屬罕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邑造士赴京師的情景,通過柳枝、花朵、黃鶯等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依依惜別的氛圍。詩中「臨岐杯酒思依依」一句,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之情。後兩句則通過想象友人赴京途中的景象,以及到達京城後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情感底蘊。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