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漫士水墨圖

· 王恭
高君興發泉石間,含毫揮霍寫雲山。白雲無心去復還,青山對人閒更閒。 垂蘿飛鳥疑可扳,淺淺石瀨流潺湲,嵐煙瀑雨清心顏。 邇來京國推名畫,片紙應論百金價。嘯臺聲響人競聞,不道無聲更瀟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揮霍:這裏指作畫時筆墨的自由灑脫。
  • :同「閒」,悠閒。
  • :同「攀」,攀爬。
  • 潺湲:水流聲。
  • 嵐煙:山中的霧氣。
  • 瀑雨:瀑布飛濺的水珠。
  • 邇來:近來。
  • 嘯臺:指高士隱居的地方,也可能是畫中的一個元素。

翻譯

高君在泉石間興致勃勃,筆墨自由灑脫地描繪着雲山。白雲無心,來去自如,青山面對人時更顯悠閒。 垂下的藤蘿和飛鳥似乎觸手可及,淺淺的石上溪水潺潺流淌,山中的霧氣和瀑布飛濺的水珠讓人心曠神怡。 近來京國推崇這幅名畫,一片紙的價值應論百金。嘯臺的聲響人們都競相聽聞,卻不知道無聲之中更顯瀟灑。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高漫士的水墨畫作,通過描繪畫中的自然景緻,展現了畫家筆下的山水之美和超然物外的意境。詩中「白雲無心去復還,青山對人閒更閒」表達了畫家對自然景物的深刻理解和超脫世俗的情懷。後文提到畫作在京國受到推崇,價值連城,但更強調了畫作中無聲勝有聲的瀟灑境界,體現了對高漫士藝術成就的高度評價。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