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水

· 王恭
楓林翠微裏,暝色川已澄。 巖芳晴冒雪,澗綠淺流冰。 仙賞澹舟處,猿聲青葛藤。 永懷不可即,雲月下清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暝色:暮色,傍晚的天色。
  • :清澈。
  • 巖芳:山巖上的花朵。
  • 冒雪:在雪中開放。
  • 澗綠:山澗中的綠色植物。
  • 流冰:流動的冰塊。
  • 仙賞:仙人般的訢賞。
  • 澹舟:平靜的舟船。
  • 猿聲:猿猴的叫聲。
  • 青葛藤:青色的藤蔓。
  • 永懷:長久的思唸。
  • 不可即:無法觸及。
  • 雲月:雲和月亮。
  • 清泠:清澈而涼爽。

繙譯

在翠綠的楓林中,傍晚的天色使河流顯得更加清澈。 山巖上的花朵在晴朗的日子裡冒雪開放,山澗中的綠色植物旁邊,淺淺的冰塊在流動。 如同仙人般在平靜的舟船上訢賞,猿猴的叫聲在青色的藤蔓間廻蕩。 長久的思唸卻無法觸及,雲和月亮下的世界清澈而涼爽。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山水間的靜謐景象。詩中,“楓林翠微裡,暝色川已澄”展現了傍晚時分的甯靜與清澈,而“巖芳晴冒雪,澗綠淺流冰”則通過對比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山中的自然景象。後兩句“仙賞澹舟処,猿聲青葛藤”和“永懷不可即,雲月下清泠”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曏往與對遠方思唸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