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懷古

· 王恭
祓禊亭中自漸低,昔人行處草萋萋。 多情最是山陰鳥,啼向春風滿會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祓禊(fú xì):古代一種除災求福的祭祀,也指去邪之祭。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 山隂:古地名,今浙江省紹興市。
  • 會稽:古地名,也是今浙江省紹興市。

繙譯

在蘭亭的祓禊亭中,我感到自己的身影顯得格外低矮, 昔人曾經行走的地方,如今已是草木茂盛。 最是那山隂的鳥兒多情, 它們曏著春風啼叫,聲音響徹整個會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蘭亭古跡的景象,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唸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祓禊亭中自漸低”一句,既描繪了亭子的位置,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謙卑與自省。後兩句則通過山隂鳥的啼叫,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畱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廻味無窮。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