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海:大海。因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詩文中常用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或者住所。
- 泉臺:墓穴。亦指陰間。
- 鳳毛:鳳凰的羽毛,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物。這裏指周正卿的子孫後代。
翻譯
與君相識便相知,卻嘆相逢最後時。 我們一相識就彼此瞭解,但我感嘆我們相遇得太晚。
滄海幾回明月夜,黃山終負薜蘿期。 多少次在明月照耀的大海旁,黃山最終辜負了隱居的期望。
秋風野水寒猿斷,落葉荒原弔客悲。 秋風中,野水邊,寒猿哀鳴,落葉覆蓋的荒原上,弔唁的客人感到悲傷。
遙想泉臺今不恨,傳家應有鳳毛奇。 遙想你在墓穴中現在應該沒有遺憾了,你的家族中應該有傑出的人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周正卿的深切懷念和對其家族未來的美好祝願。詩中,「滄海幾回明月夜」與「黃山終負薜蘿期」形成對比,既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隱居生活的嚮往,又暗含了對友人未能實現隱居願望的遺憾。後兩句則通過對秋風、野水、寒猿、落葉等自然景象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淒涼悲愴的氛圍,進一步加深了對友人的哀思。最後,詩人以「鳳毛奇」來讚美友人的後代,表達了對友人家族未來的美好期許。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 《 山路聞鷓鴣 》 —— [ 明 ] 王恭
- 《 送邑造士李良歲貢之京 》 —— [ 明 ] 王恭
- 《 方壺竹 》 —— [ 明 ] 王恭
- 《 爲林執中賦茂林十詠喬木新鶯 》 —— [ 明 ] 王恭
- 《 書閩憲淮安陸公驄馬朝天卷 》 —— [ 明 ] 王恭
- 《 贈琉球典簿程氏賜歸番易 》 —— [ 明 ] 王恭
- 《 寄山中人 》 —— [ 明 ] 王恭
- 《 寄陳仲全編修兼左春坊 》 —— [ 明 ] 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