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懷林良箴因憶東峯諸上人

· 王恭
正月孤帆別遠津,秋風林下忽沾巾。 他鄉久住愁雙鬢,故國遙看隔幾塵。 江海又逢初下葉,關河同是未歸人。 坐來更憶東山賞,共對閒僧話夙因。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帆:單獨的一隻船。
  • 沾巾:淚水沾溼了手巾,形容悲傷。
  • 雙鬢:兩邊的鬢髮,常指人的衰老。
  • 幾塵:幾重塵埃,形容距離遙遠。
  • 下葉:落葉。
  • 關河:關隘和河流,泛指邊疆。
  • 夙因:舊有的因緣或關係。

翻譯

正月裏,我獨自乘船離開了遙遠的渡口,秋風中,在林間忽然淚溼了手巾。 久居他鄉,雙鬢已染上了歲月的痕跡,遙望故國,卻隔着無數的塵埃。 江海之間,又到了落葉初下的時節,關河之畔,我們都是未歸之人。 坐在這裏,更加懷念東山的賞心樂事,與悠閒的僧人共話舊時的因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孤帆」、「沾巾」等詞語描繪了詩人孤獨離鄉的情景和內心的悲傷。通過對「雙鬢」、「幾塵」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故鄉的遙遠距離和自身衰老的無奈。最後,詩人通過回憶與僧人的交往,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