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

楚女不歸,樓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 玉釵斜篸雲鬟重,裙上金縷鳳。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拼音

所属合集

#酒泉子

譯文

她回南方去了,現在還沒有踏上歸途。我獨居的小樓枕臥溪畔,夜夜愁聽那春水汩汩。明月也無伴,像我一樣孤獨。春風吹杏花稀疏零落,更使我愁傷春暮。  玉釵在你的頭上,斜斜地簪住雲髻霧鬟。你裙上繡金的鳳凰,彷彿棲息在我心間。真盼這春天又變秋天,請南飛的鴻雁,帶去我的書信,帶去我千里的思念。

注釋

酒泉子:原爲唐教坊曲,後用爲詞牌名。《金奩集》入“高平調”。一般以溫庭筠體爲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爲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楚女:古代楚地的女子。此指抒情主人公,一個身世飄零的歌舞女伎。 樓:楚女暫棲之所。 稀:一作“飛”。 斜篸(zān):斜插。篸,通“簪”,此處用作動詞。雲鬟(huán):高聳的環形髮髻。 金縷鳳:用金絲線繡的鳳凰圖形。 八行書:信札的代稱。古代信札每頁八行。《後漢書·竇章傳》注引馬融《與竇伯向書》:“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

《酒泉子·楚女不歸》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創作的一首詞。此詞寫一位歌舞女伎(楚女)的身世飄零之感及傷別之情。上片側重寫景,景中寓含處境孤寂之感,青春凋衰之情;下片前二句寫服飾,透露“楚女”身份,後三句抒發懷鄉之情。全詞寫離情相思,有虛有實,有隱有顯,曲折雋永。

賞析

此詞起拍二句,言“楚女”飄零在外,寄居於水鄉的臨河樓宇中。“樓枕小河春水”的“樓”是“楚女”暫棲之所,可推測爲一歌樓舞館,臨水構築。“春水”,點明季節。“枕”字下得別緻。  “月孤明”三句寫暮春月夜之景而隱含傷春離別之情,說“楚女”自傷身世、月夜難眠。“風又起”,從聽覺着筆,表明“楚女”雖然置身牀榻而長時間處於不眠狀態。“杏花稀”(系“楚女”的想像之辭)雖爲景語,但其中亦寓有惜春、傷別之意。月本無所謂孤不孤,但對於欲歸不歸的楚女來說,它卻顯得孤獨悽清,物象染上了人的主觀情感色彩。加之“風又起,杏花稀”,其景象就更悽清,不眠的人兒,心情可想而知。這裏既寫暮春之景,又寓有自傷身世飄零,自傷老大,自傷離別的情緒。  過片二句寫女子服飾,分別從頭上玉釵、烏黑的鬢髮及衣裙上金線所繡鳳鳥圖案着筆,一句寫她的頭飾和美髮,一句寫她用金縷盤繡成鳳鳥圖紋的舞裙,對“楚女”的形態進行描寫。金玉錦繡的字面,恰好反襯出主人公內心的空虛索寞。“楚女”如此豔美,然而卻長期漂零在外,其獨居悽愴之情亦自在不言中。於是最後三句要借“八行書”,訴千里相思隔魂夢縈牽之情,恰值月夜聞雁,便欲憑雁足傳書,以道相思之意。言作書寄遠,並點明題旨。這數句與李商隱“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春雨》)異曲同工,雖然明說着欲憑鴻雁寄相思之意,其實隱含的意味卻是鴻雁長飛,錦書難託,確有含蓄不盡之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楚女:指楚地的女子,這裡可能特指某位女子。
  • 樓枕:樓靠著。
  • 小河:小谿流。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月孤明:月亮孤獨地照耀。
  • 風又起:風再次吹起。
  • 杏花稀:杏花已經稀疏。
  • 玉釵:玉制的發釵。
  • 斜篸:斜插。
  • 雲鬟:形容女子的發髻如雲。
  • :厚重。
  • 金縷鳳:金線綉的鳳凰圖案。
  • 八行書:指書信,古代書信一般爲八行。
  • 千裡夢:遙遠的夢。
  • 雁南飛:雁群曏南飛去,常用來象征書信或消息。

繙譯

楚地的女子還未歸來,她的小樓依傍著春日裡的小河。月亮孤獨地照耀,風再次吹起,杏花已經稀疏。 她的玉釵斜插在如雲的發髻中,顯得厚重,裙子上綉著金線鳳凰。她寫下了八行的書信,寄托著千裡之外的夢,而雁群正曏南飛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楚地女子的形象和她所処的環境,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她的孤獨和對遠方的思唸。詩中“月孤明,風又起,杏花稀”三句,以景寓情,烘托出女子的孤寂心情。後半部分通過“玉釵斜篸雲鬟重,裙上金縷鳳”描繪了女子的華麗裝扮,而“八行書,千裡夢,雁南飛”則透露出她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和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溫庭筠詩歌的獨特魅力。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