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賓客相國詠雪

· 許渾
近臘千巖白,迎春四氣催。 雲陰連海起,風急度山來。 盡日隋堤絮,經冬越嶺梅。 豔疑歌處散,輕似舞時回。 道蘊詩傳麗,相如賦騁才。 霽添鬆筱媚,寒積蕙蘭猜。 暗漲宮池水,平封輦路埃。 燭龍初照耀,巢鶴乍裴回。 檐日瓊先掛,牆風粉旋摧。 五門環玉壘,雙闕對瑤臺。 綺席陵寒坐,珠簾遠曙開。 靈芝霜下秀,仙桂月中栽。 卷幌書千帙,援琴酒百杯。 垂休編太史,呈瑞表中臺。 皓夜迷三徑,浮光徹九垓。 茲辰是豐歲,歌詠屬良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近臘:接近農曆十二月。
  • 四氣: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
  • 隋堤:指隋朝時修建的堤岸。
  • 越嶺梅:越過山嶺的梅花。
  • 道蘊:指道家的深奧含義。
  • 相如賦:指司馬相如的賦,司馬相如是西漢著名文學家。
  • (jì):雨後天晴。
  • (xiǎo):小竹子。
  • 蕙蘭:一種香草。
  • 輦路:皇帝的車道。
  • 燭龍:神話中的龍,能吐火。
  • 巢鶴:指在巢中的鶴。
  • 裴回:徘徊。
  • 五門:指皇宮的五個門。
  • 雙闕:指皇宮前的兩個高大的建築物。
  • 瑤臺: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綺席:華麗的席子。
  • 靈芝:一種珍貴的藥用真菌。
  • 仙桂:神話中的桂樹,常與月亮聯繫在一起。
  • 卷幌:捲起的窗簾。
  • 千帙:指很多書。
  • 援琴:彈琴。
  • 垂休:指皇帝的恩澤。
  • 太史:古代負責記載歷史的官員。
  • 呈瑞:呈現吉祥的徵兆。
  • 中臺:指朝廷。
  • 皓夜:明亮的夜晚。
  • 三徑:指小路。
  • 浮光:指月光。
  • 九垓:指天空。
  • 豐歲:豐收的年份。
  • 歌詠:歌唱和讚美。

翻譯

接近農曆十二月,千山萬壑都被白雪覆蓋,迎接春天的到來,四季的氣候開始變化。雲層陰沉,似乎與海相連,風急速地越過山嶺而來。整天都能看到隋堤上的柳絮,經過冬天,越過山嶺的梅花依然盛開。雪的豔麗讓人懷疑是從歌聲中散落,輕盈得像是舞動時迴旋。道家的深奧詩句流傳美麗,司馬相如的賦展現了他的才華。雨後天晴,松樹和小竹子顯得更加嫵媚,寒意中蕙蘭的香氣讓人猜測。宮池的水面悄悄上漲,皇宮的車道上積滿了塵埃。神話中的燭龍開始照耀,巢中的鶴在徘徊。屋檐上的雪先掛起,牆上的風吹得雪花旋轉。皇宮的五個門環繞着玉石堆砌的城牆,兩個高大的建築物對着神話中的瑤臺。華麗的席子在寒冷中擺放,珠簾在黎明時分輕輕拉開。靈芝在霜下依然秀麗,仙桂在月光中栽種。捲起的窗簾下襬放着許多書籍,彈琴時飲下百杯酒。皇帝的恩澤被記載在太史的編年史中,吉祥的徵兆呈現在朝廷。明亮的夜晚迷失了小路,月光照亮了整個天空。這是一個豐收的年份,歌唱和讚美屬於美好的時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日雪景的壯麗與神祕,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展現了雪的美麗與力量。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雲陰連海起,風急度山來」描繪了雪天的宏大氣勢,「豔疑歌處散,輕似舞時回」則賦予了雪花以生命和動感。此外,詩中還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引用,如「相如賦騁才」和「垂休編太史」,增添了詩的文化深度。整體上,這首詩不僅讚美了自然之美,也表達了對和諧社會的嚮往。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