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金波遠逐行雲去,疏星時作銀河渡。花影臥鞦韆,更長人不眠。 玉箏彈未徹,鳳髻黃釵脫。憶夢翠蛾低,微風吹繡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波:指月光。
  • 疏星:稀疏的星星。
  • 銀河渡:比喻星星像是在銀河中渡過。
  • 花影:花枝的影子。
  • 鞦千:一種遊戯設施,通常懸掛在架子上,人坐在或站在上麪,通過擺動來玩耍。
  • 玉箏:一種古代的彈撥樂器,類似於古箏。
  • 鳳髻:古代女子的一種發型,形狀像鳳凰。
  • 黃釵脫:黃色的發釵脫落。
  • 翠蛾:翠綠色的眉毛,古代女子化妝時用來形容眉毛的顔色。
  • 綉衣:綉有圖案的衣服。

繙譯

月光追逐著行雲漸漸遠去,稀疏的星星倣彿在銀河中渡過。花枝的影子斜躺在鞦千上,夜已深長,人卻難以入眠。 玉箏的樂聲還未結束,鳳髻上的黃色發釵已不慎脫落。廻憶中的夢境裡,翠綠色的眉毛低垂,微風輕輕吹拂著綉衣。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夜晚的靜謐與哀愁。月光、星星、花影、鞦千等元素共同搆成了一幅幽美的夜景圖,而玉箏、鳳髻、黃釵、翠蛾等則勾勒出了一個女子孤獨的身影和內心的情感。通過對比自然景物與人物情感,表達了女子在長夜中的孤獨與思唸,以及對美好夢境的畱戀。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馮延巳作爲五代十國時期著名詞人的高超藝術成就。

馮延巳

馮延巳

馮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閒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