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秋興十首

· 張萱
江空木落片雲高,獨立蒼茫首重搔。 故里幸分原憲粟,良朋空贈呂虔刀。 窺人狎鳥時時下,抱葉寒蟬日日號。 且向桂叢攬秋色,幽香深處讀離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寅:指某年的甲寅年,具體年份需根據歷史背景確定。
  • 秋興:秋天的興致或感慨。
  • 張萱:明代詩人。
  • 蒼茫:遼闊無邊,模糊不清的樣子。
  • 首重搔:搔首,指用手抓頭,形容沉思或焦慮的樣子。
  • 原憲粟:原憲,古代賢人,粟指糧食,這裏指得到朋友的幫助或饋贈。
  • 呂虔刀:呂虔,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刀指武器,這裏比喻朋友的幫助或饋贈。
  • 狎鳥:親近的鳥,指與人親近的鳥兒。
  • 寒蟬:秋天的蟬,因其鳴聲悽切,常用來象徵秋天的蕭瑟。
  • :鳴叫。
  • 桂叢:桂花叢,桂花常在秋天開放,香氣濃郁。
  • 離騷:《楚辭》中的一篇,屈原所作,表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悲憤之情。

翻譯

江水空闊,樹木凋零,只有一片雲高高飄浮,我獨自站立在這蒼茫的天地間,不禁沉思地抓着頭。幸好有朋友像原憲分給我糧食,像呂虔贈我寶刀一樣給予我幫助。那些親近人的鳥兒時常飛下來,而秋天的蟬兒則日復一日地在枯葉間鳴叫。我暫且走向桂花叢中,去欣賞那秋天的景色,在幽香深處靜靜地閱讀《離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慨。詩中,「江空木落」和「抱葉寒蟬」等意象生動地勾勒出了秋天的蕭瑟景象,而「故里幸分原憲粟,良朋空贈呂虔刀」則體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感激。最後,詩人選擇在桂花叢中閱讀《離騷》,不僅是爲了欣賞秋色,更是爲了在幽靜中尋找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寄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秋天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