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得長兒潛書至自北京喜而賦此因便書示潛凡

· 樑蘭
瀟然臥病室南隅,賴有諸孫問起居。 原自閭閻蹤跡少,轉於朋舊笑談疏。 餘年止飲瓢應棄,近日粗安藥未除。 底事老懷能慰藉,叩門人送北京書。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瀟然:形容清靜自在的樣子。
  • 臥病:因病躺下。
  • 室南隅:房間的南角。
  • 諸孫:指自己的孫子們。
  • 問起居:詢問日常生活狀況。
  • 閭閻:指鄕裡,這裡指家鄕。
  • 朋舊:老朋友。
  • 笑談疏:指與朋友間的談笑變得稀少。
  • 馀年:餘下的嵗月。
  • 止飲瓢:停止飲酒,瓢指盛酒的器具。
  • 粗安:大致安好。
  • 葯未除:還在服葯,指病情未完全康複。
  • 底事:何事,什麽事情。
  • 慰藉:安慰,慰藉。
  • 叩門人:敲門的人。
  • 北京書:從北京寄來的信。

繙譯

我靜靜地躺在房間的南角,病中,幸好有孫子們來問候我的生活狀況。原本因爲家鄕的事情少,與老朋友的談笑也變得稀少。餘下的日子裡,我已經停止飲酒,但病情雖大致安好,葯物還未停用。是什麽事情能讓老懷感到安慰呢?原來是敲門的人送來了從北京寄來的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者在病中的生活狀態和心情變化。通過描述自己病中的孤獨與孫子們的關懷,以及與朋友交往的減少,表達了老者對生活的感慨。詩的最後,老者收到來自北京的信件,這一突如其來的喜訊爲他的孤獨生活帶來了一絲慰藉,也反映出他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和牽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老者內心的溫情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樑蘭

明江西泰和人,字庭秀,又字不移。師陳一德。工詩,但才調不如師。間居不仕,自號畦樂。有《畦樂詩集》。 ► 229篇诗文

樑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