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士貞: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小景:小型的風景畫或描寫小景的詩文。
- 黃葉:黃色的落葉。
- 今昔:現在和過去。
- 童子:年輕的男孩。
- 橋半渡:橋的中間,渡過一半。
- 琴歸:彈琴歸來。
- 哀蟬:哀鳴的蟬。
- 落暉:夕陽的餘暉。
翻譯
黃葉隨意紛飛,現在和過去不必再討論對錯。橋中間,年輕的男孩從何而來?彈琴歸來時,應該演奏哀鳴的蟬聲,送別夕陽的餘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黃葉紛飛的秋日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詩中「今昔休論是與非」一句,透露出一種超脫和釋然的態度,不再糾結於過去和現在的對錯。後兩句則通過童子橋半渡和琴歸哀蟬的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哀婉,整體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曾元陟鏗然亭宴集同陳用休韓伯舉舍弟仲蔚分韻賦 》 —— [ 明 ] 張萱
- 《 慈因寺齋集得環字即席賦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 [ 明 ] 張萱
- 《 園居六十章 》 —— [ 明 ] 張萱
- 《 題灑仙子五雲雙舄圖 》 —— [ 明 ] 張萱
- 《 戊午夏五月六日過訪鄧玄度如水居偕陳儀翔留酌用玄度韻賦謝 》 —— [ 明 ] 張萱
- 《 陳集生太史以諸將詩五章見貽次來韻賦答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