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題居士貞小景

· 張萱
黃葉任紛飛,今昔休論是與非。童子何來橋半渡,琴歸應奏哀蟬送落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士貞: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小景:小型的風景畫或描寫小景的詩文。
  • 黃葉:黃色的落葉。
  • 今昔:現在和過去。
  • 童子:年輕的男孩。
  • 橋半渡:橋的中間,渡過一半。
  • 琴歸:彈琴歸來。
  • 哀蟬:哀鳴的蟬。
  • 落暉:夕陽的餘暉。

翻譯

黃葉隨意紛飛,現在和過去不必再討論對錯。橋中間,年輕的男孩從何而來?彈琴歸來時,應該演奏哀鳴的蟬聲,送別夕陽的餘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黃葉紛飛的秋日景象,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詩中「今昔休論是與非」一句,透露出一種超脫和釋然的態度,不再糾結於過去和現在的對錯。後兩句則通過童子橋半渡和琴歸哀蟬的意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哀婉,整體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