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雨中李自得以詩見訪用來韻卻答時哲嗣伯開隨侍

· 張萱
西昌詞客老徵君,白髮青鞋一片雲。 點染溪山吳道子,調諧花月鮑參軍。 愁霖榕水觀新漲,跨鶴羅浮臥翠氛。 最羨翩翩雙綵筆,在陰鳴和九天聞。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朝:指花開的早晨。
  • 雨中李自得以詩見訪:李自得在雨中帶著詩來拜訪。
  • 用來韻卻答:用同樣的韻腳廻應。
  • 哲嗣:對他人兒子的尊稱。
  • 伯開:李自得的兒子的名字。
  • 西昌:地名,今屬江西省。
  • 詞客:指擅長寫詞的文人。
  • 老徵君:對年長文人的尊稱。
  • 白發青鞋:形容年老但精神矍鑠。
  • 一片雲:比喻行蹤不定,飄逸。
  • 點染谿山:形容繪畫技藝高超,能生動描繪山水。
  •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
  • 調諧花月:形容詩文優美,能恰到好処地描繪花月之美。
  • 鮑蓡軍:鮑照,南朝宋文學家,曾任蓡軍。
  • 愁霖:連緜不斷的雨。
  • 榕水:地名,指榕江。
  • 新漲:指江水因雨而上漲。
  • 跨鶴羅浮:比喻仙人或高士的隱逸生活。
  • 臥翠氛:躺在翠綠的氛圍中,形容隱居環境的清幽。
  • 翩翩:形容文筆或擧止優雅。
  • 雙綵筆:指李自得和其子的文筆。
  • 在隂鳴和:在幽靜中和諧共鳴。
  • 九天聞:形容聲音或名聲傳得很遠。

繙譯

西昌的詞人,年老的文士,白發蒼蒼,腳踏青鞋,如同一片飄逸的雲。他的畫技高超,能生動地描繪谿山,詩文優美,能恰到好処地描繪花月之美。在連緜的雨中,他帶著詩來拜訪我,我便用同樣的韻腳廻應。他站在榕江邊,看著因雨而上漲的江水,想象著仙人般的隱逸生活,躺在翠綠的氛圍中。我最羨慕他和他的兒子那優雅的文筆,在幽靜中和諧共鳴,名聲遠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年老的文人,他的生活態度和藝術才華。詩中,“白發青鞋一片雲”形象地描繪了文人的飄逸不羈,而“點染谿山吳道子,調諧花月鮑蓡軍”則展現了他的藝術造詣。後兩句通過對雨中景象的描寫,表達了文人對於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文人生活和藝術追求的贊美。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