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鬥紙牌戲呈週五十九年丈

三門四種帙翩翩,百萬爭雄巧鬥先。 鏖戰有文空沒意,半枝無貫實堪憐。 年過老大非三十,事歷艱難苦萬千。 多少行囊消索盡,再來不值一文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下第:科舉考試未被錄取。
  • 鬥紙牌戲:一種古代的紙牌遊戲。
  • 週五十九年丈:可能是指一位姓周的老人,十九年可能是指其年齡或與作者相識的時間。
  • 三門四種:指科舉考試的科目和種類。
  • 帙翩翩:形容書籍或文件整齊、美觀。
  • 百萬爭雄:形容競爭激烈。
  • 鏖戰:激烈的戰鬥。
  • 沒意:無意義。
  • :古代貨幣單位。
  • 消索盡:耗盡。

翻譯

科舉考試未被錄取,與周老先生玩紙牌遊戲。 三種科目,四種類型,書籍整齊美觀,人們爭相競爭,技巧高超。 在文字的戰場上激烈戰鬥,卻空有文采無實際意義,手中只有半張牌,實在可憐。 年紀已大,不再是三十歲,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 多少行囊已耗盡,再次歸來,已不值一文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科舉考試的失敗和玩紙牌遊戲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困境的感慨和對未來的無奈。詩中「三門四種帙翩翩,百萬爭雄巧鬥先」描繪了科舉考試的激烈競爭,而「鏖戰有文空沒意,半枝無貫實堪憐」則反映了作者對這種競爭的空洞和無意義的認識。最後兩句「多少行囊消索盡,再來不值一文錢」更是深刻地表達了作者對未來前景的悲觀和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