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書

潮海蛟龍斷,空山虎豹坡。 深菁全斬刈,天樹始婆娑。 過眼浮雲盡,娛情晚景多。 一封書已上,料得太平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潮海:指大海。
  • 蛟龍:傳說中的水中神獸,這裡比喻強大的敵人或障礙。
  • :斬斷,消滅。
  • 空山:荒涼的山。
  • 虎豹坡:比喻險惡的環境或敵人。
  • 深菁:深密的草叢。
  • 斬刈:割除,消滅。
  • 天樹:高大的樹木。
  • 婆娑:形容樹木枝葉茂盛,搖曳多姿。
  • 過眼浮雲:比喻世事無常,轉瞬即逝。
  • 娛情:使心情愉悅。
  • 晚景:晚年或晚上的景色。
  • 一封書:一封信。
  • 料得:預料,料想。
  • 太平歌:和平時代的歌曲,比喻和平與安甯。

繙譯

大海中的蛟龍已被斬斷,荒山上的虎豹坡也已平定。 深密的草叢全部被清除,高大的樹木開始茂盛搖曳。 世事無常如過眼雲菸,晚年景色卻讓人心情愉悅。 一封信已經呈上,預料中將會傳來和平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大海、荒山、草叢和樹木等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安甯的曏往。詩中“潮海蛟龍斷,空山虎豹坡”展現了詩人對強大敵人和險惡環境的戰勝,而“深菁全斬刈,天樹始婆娑”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變遷來象征和平的到來。後兩句“過眼浮雲盡,娛情晚景多”抒發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感慨,以及對晚年美好生活的享受。最後,“一封書已上,料得太平歌”則寄托了詩人對和平時代的深切期望。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