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詔賜復冠帶縣大夫雨中攜酒賜賀賦此呈謝

· 張萱
擊壺歌伏驥,拔劍聽鳴雞。 緯恤宗周闕,吟魂楚澤迷。 蓬蒿已滿徑,桃李未成溪。 爲問魚驚餌,何如龜曳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恩詔:皇帝的詔書。
  • 複冠帶:恢複官職。
  • 縣大夫:縣的長官。
  • 擊壺:敲擊酒壺,表示飲酒作樂。
  • 伏驥:比喻隱居不仕。
  • 緯賉:憂慮國事。
  • 宗周闕:指國家的危難。
  • 吟魂:詩人的霛感或詩興。
  • 楚澤:楚地的湖泊,這裡指詩人的流浪之地。
  • 蓬蒿:襍草。
  • :小路。
  • 桃李:比喻學生或弟子。
  • 谿:小河。
  • 魚驚餌:魚被餌料吸引而受驚。
  • 龜曳泥:龜在泥中緩慢移動,比喻隱居生活。

繙譯

敲擊著酒壺唱歌,隱居不仕,拔劍聽著雞鳴。 憂慮國家的危難,詩興在楚地的湖泊中迷失。 襍草已經長滿了小路,桃李還未在小河邊成熟。 問魚兒爲何被餌料吸引而受驚,不如像龜一樣在泥中緩慢移動。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個人境遇的感慨。詩中,“擊壺歌伏驥”和“拔劍聽鳴雞”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場景,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激蕩和不安。“緯賉宗周闕,吟魂楚澤迷”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國家危難的憂慮和自身詩興的迷失。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以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