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謝:拜訪並感謝。
- 王虞石:人名,詩中的直指。
- 直指:官名,指直接負責的官員。
- 南牀:指南方,這裏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專坐:專心坐着,指專心致志。
- 諸生:指學生。
- 幼婦詞:指年輕女子的言辭,這裏可能指文學作品。
- 香條:香木的枝條,這裏可能指文學作品中的優美詞句。
- 脆味:指食物的脆嫩口感,這裏比喻詩文的清新。
- 司命:掌管命運的神,這裏指掌管文運的人。
- 彥:有才學的人。
- 王仲儀:人名,可能是指王虞石。
翻譯
在萬里巡視、駕馭時機的時刻,我拜訪並感謝王虞石直指。 在南方專心坐着,也被稱爲癡迷。 討論文學時,總是打開學生的書箱, 拿起筆來,常常創作出年輕女子的言辭。 雲朵覆蓋下,香木的枝條像老柏一樣森嚴, 霜降後,清新的味道如同佳梨一般脆嫩。 文章的命運掌握在臺中的才子手中, 他們可是當年的王仲儀啊。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萱寫給王虞石直指的感謝詩。詩中,張萱表達了對王虞石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通過「南牀專坐」、「論文每發諸生篋」等句,可以看出張萱對文學的癡迷和專注。而「雲覆香條森老柏,霜催脆味入佳梨」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比喻文學作品的優美和清新。最後,張萱將王虞石比作當年的王仲儀,表達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張萱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夏杪陳集生太史以便面二律見懷歐嘉可國學亦同韻見懷一律用來韻賦答二首 》 —— [ 明 ] 張萱
- 《 泰和蕭君還拙以青烏氏客端州十六寒暑矣館於餘者甫三年鄉思忽動孤舟遄發既惜其別復望其來乃留其家還拙以古人 》 —— [ 明 ] 張萱
- 《 韓寅仲七十有一以詩見貽次來韻賦而壽之 》 —— [ 明 ] 張萱
- 《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觀燈雅集歲癸亥餘嘗爲榕溪燈夕詞十二章今採民謠復爲甲子燈夕詞十六章撫今追昔喜可知 》 —— [ 明 ] 張萱
- 《 陳集生太史以諸將詩五章見貽次來韻賦答 》 —— [ 明 ] 張萱
- 《 初秋寫山水寄林澹生道尊 》 —— [ 明 ] 張萱
- 《 贈馮慕岡華省衷何玉峴南還 》 —— [ 明 ] 張萱
- 《 五石匏告成用玄真子韻誌喜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