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謝王虞石直指四章

· 張萱
萬里巡方叱馭時,南牀專坐亦稱癡。 論文每發諸生篋,把筆常裁幼婦詞。 雲覆香條森老柏,霜催脆味入佳梨。 文章司命臺中彥,可是當年王仲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謝:拜訪並感謝。
  • 王虞石:人名,詩中的直指。
  • 直指:官名,指直接負責的官員。
  • 南牀:指南方,這裏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專坐:專心坐着,指專心致志。
  • 諸生:指學生。
  • 幼婦詞:指年輕女子的言辭,這裏可能指文學作品。
  • 香條:香木的枝條,這裏可能指文學作品中的優美詞句。
  • 脆味:指食物的脆嫩口感,這裏比喻詩文的清新。
  • 司命:掌管命運的神,這裏指掌管文運的人。
  • :有才學的人。
  • 王仲儀:人名,可能是指王虞石。

翻譯

在萬里巡視、駕馭時機的時刻,我拜訪並感謝王虞石直指。 在南方專心坐着,也被稱爲癡迷。 討論文學時,總是打開學生的書箱, 拿起筆來,常常創作出年輕女子的言辭。 雲朵覆蓋下,香木的枝條像老柏一樣森嚴, 霜降後,清新的味道如同佳梨一般脆嫩。 文章的命運掌握在臺中的才子手中, 他們可是當年的王仲儀啊。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張萱寫給王虞石直指的感謝詩。詩中,張萱表達了對王虞石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通過「南牀專坐」、「論文每發諸生篋」等句,可以看出張萱對文學的癡迷和專注。而「雲覆香條森老柏,霜催脆味入佳梨」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比喻文學作品的優美和清新。最後,張萱將王虞石比作當年的王仲儀,表達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敬仰。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張萱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