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即景

龍水南邊去,行穿萬竹林。 羊腸山險盡,蝸角地蟠深。 銅柱千年恨,星槎萬里心。 朝來晴好景,綠樹響春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水: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條河流。
  • 羊腸:形容山路曲折狹窄。
  • 蝸角:比喻極小的地方。
  • 銅柱:古代用於標記邊界的柱子,這裏可能指歷史遺蹟。
  • 星槎:古代傳說中能飛往星空的船,比喻遠大的志向或旅程。
  • (chá):木筏。

翻譯

沿着龍水向南行進,穿越了茂密的竹林。 山路曲折險峻終於走完,來到了一個狹小而深遠的地方。 古老的銅柱承載着千年的遺恨,而我的心卻像星槎一樣,懷揣着萬里的遠大志向。 清晨天氣晴朗,綠樹間傳來春鳥的歡快鳴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南行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龍水」、「萬竹林」、「羊腸山」、「蝸角地」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險峻而幽深的自然畫卷。詩中「銅柱千年恨」與「星槎萬里心」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與對未來的憧憬。結尾的「朝來晴好景,綠樹響春禽」則以輕鬆愉快的筆觸,爲全詩增添了一抹明媚的春色。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