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孝肅

江流如箭逼城隅,中有神皋在奧區。 疇昔廟廊推待制,至今河嶽祀龍圖。 平生色笑曾誰假,七十冰霜本自孤。 稍喜參知趙清獻,獨同皇路久馳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包孝肅:即包拯,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著稱,諡號「孝肅」。
  • 神皋:指肥沃的土地。
  • 奧區:深處,指隱祕之地。
  • 廟廊:指朝廷。
  • 待制:官名,指在皇帝左右侍從,以備顧問的官員。
  • 龍圖:指皇帝的圖籍,這裏比喻包拯的功績被載入史冊。
  • 色笑:指和顏悅色,這裏指包拯的嚴肅態度。
  • 七十冰霜:比喻包拯一生清廉如冰霜,七十歲高齡仍保持清廉。
  • 參知:官名,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
  • 趙清獻:即趙抃,北宋名臣,以清廉著稱,諡號「清獻」。
  • 皇路:指國家的道路,比喻國家的政治局勢。

翻譯

江水湍急,緊貼着城角流過,那片肥沃的土地隱藏在深處。 昔日朝廷中,人們推崇包拯這位待制,至今他的功績仍被載入史冊,受到河嶽的祭祀。 他一生嚴肅,不曾輕易展露笑容,七十歲高齡仍保持清廉如冰霜,本就孤獨。 稍感欣慰的是,參知政事趙抃,獨自在國家的道路上長久馳騁,堅持清廉。

賞析

這首作品讚頌了包拯和趙抃兩位北宋名臣的清廉與功績。詩中,「江流如箭逼城隅」描繪了江水的湍急,象徵着包拯的剛正不阿;「中有神皋在奧區」則暗指包拯的功績深藏不露。後兩句直接讚揚包拯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後世對他的紀念。最後兩句提到趙抃,與包拯相呼應,共同展現了兩位名臣在國家政治中的清廉形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清廉官員的崇敬之情。

何轉書

何轉書,字書子,號乙上。香山(今中山市)人。明思宗崇禎諸生。日寅孫。長於史。著有《鵝湖草》。事見清何天衢《欖溪何氏詩徵》卷一。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