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樵夫:砍柴的人。
- 釣叟:釣魚的老人。
- 柴斧:砍柴用的斧頭。
- 魚船:釣魚用的小船。
- 穩便処:安全方便的地方。
- 閑坐地:悠閑地坐著。
- 綠蓑衣:綠色的蓑衣,用草或棕編制的雨衣。
- 紫羅袍:紫色的官袍,代表官員身份。
- 無濟:無用,無益。
- 風波裡:比喻世事紛擾,動蕩不安。
繙譯
樵夫醒來時,月亮已經掛在山頭,釣魚的老人來找他。他們決定放下手中的工具,樵夫扔掉了砍柴的斧頭,釣叟則拋棄了他的漁船。他們一起尋找一個安全又方便的地方,悠閑地坐下來。無論是穿著綠蓑衣的漁夫,還是身著紫羅袍的官員,誰又能真正得到安甯呢?即使選擇了釣魚的生活,也依然処在世事的紛擾之中。所以,不如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悠閑地坐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樵夫和釣叟的對話,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綠蓑衣”與“紫羅袍”形成鮮明對比,揭示了無論貧富貴賤,人們都難以逃離生活的紛擾。最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尋找一個“穩便処閑坐地”,躰現了對簡單、甯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元代文人對於現實社會的深刻反思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