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

林泉隱居誰到此,有客清風至。會作山中相,不管人間事。 爭甚麼半張名利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 山中相:指隱士,比喻在山中隱居,不問世事。
  • 名利紙:比喻世俗的名利,如同一張紙那樣輕薄無價值。

繙譯

在幽靜的山林和清澈的泉石間隱居,有誰會來到這裡呢?衹有清風作爲客人來訪。我願意成爲山中的隱士,不關心人間繁襍的事務。何必去爭奪那半張薄如紙的名利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馬致遠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淡漠。詩中,“林泉”與“清風”共同搆築了一個超脫塵世的隱逸世界,而“山中相”則躰現了作者對這種生活的認同和追求。最後一句“爭甚麽半張名利紙”更是以一種諷刺和超然的口吻,批判了世俗對名利的盲目追求,強調了內心的甯靜和自由遠比物質的名利更爲重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對簡樸生活的熱愛。

馬致遠

馬致遠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