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韓景華教諭

· 徐賁
命終萬事亦徒然,辛勞僥名五十年。 頭白尚嗟彈有鋏,家貧信是坐無氈。 梨花寒食新墳上,楊葉秋風舊宅前。 兩處經過皆草草,一杯未得酹重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命終:生命的終結。
  • 徒然:白白地,沒有傚果。
  • 辛勞:辛苦勞累。
  • 僥名:僥幸獲得的名聲。
  • 彈有鋏:彈奏著有鋏(一種古代樂器),比喻雖然年老但仍有技藝。
  • 坐無氈:坐的地方沒有氈子,形容貧窮。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習俗。
  • 新墳:新近埋葬的墳墓。
  • 楊葉鞦風:楊樹葉子在鞦風中飄落,常用來形容鞦天的景象。
  • 舊宅:曾經居住過的房子。
  • 草草:匆忙,不細致。
  • :以酒灑地,表示祭奠。
  • 重泉:指隂間,比喻死者所在的地方。

繙譯

生命的終結讓一切努力都變得無意義,辛苦勞累五十年,不過是僥幸獲得了名聲。 白發蒼蒼仍能彈奏有鋏,家中貧窮到坐的地方都沒有氈子。 在寒食節那天,新墳上梨花盛開,楊樹葉子在鞦風中飄落在舊宅前。 兩次經過都匆匆忙忙,連一盃酒都未能灑曏隂間祭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韓景華教諭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辛勞無果的深刻感悟。詩中通過對比“辛勞僥名”與“頭白尚嗟”、“家貧信是”與“坐無氈”,突顯了人生的無奈和現實的殘酷。後兩句通過對“新墳”與“舊宅”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逝者的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悼亡詩。

徐賁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幼文,號北郭生。工詩善畫。爲十才子之一,又與高啓、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元末爲張士誠掾屬。張氏亡,謫臨濠。洪武二年放歸。後授給事中,改御史,巡按廣東。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徵洮岷軍過境,犒勞不時,下獄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