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建炎遺詔

· 陳樵
解下塗金膝上衣,匆匆命將墨淋漓。 圖中吳楚無端拆,月裏山河一半虧。 銀漢經天都是淚,杜鵑入洛不如歸。 黃衣傳詔三軍泣,不是班師詔岳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解下塗金膝上衣:指皇帝脫下華貴的朝服。塗金,指衣服上的金飾。
  • 匆匆命將墨淋漓:急忙命令書寫詔書,墨水未乾。墨淋漓,形容墨跡未乾。
  • 圖中吳楚無端拆:指地圖上的吳楚地區無緣無故地分裂。吳楚,古代指江蘇、安徽一帶。
  • 月裏山河一半虧:比喻國土分裂,如同月亮缺了一半。
  • 銀漢經天都是淚:銀河橫貫天空,比喻淚水如銀河般長流。銀漢,即銀河。
  • 杜鵑入洛不如歸:杜鵑鳥飛入洛陽,不如歸去。杜鵑,鳥名,常用來象徵思鄉之情。
  • 黃衣傳詔三軍泣:穿着黃衣的使者傳達詔令,三軍將士哭泣。黃衣,指傳達詔令的使者。
  • 不是班師詔岳飛:這不是召回岳飛的詔令。班師,指軍隊撤回。

翻譯

皇帝脫下了華貴的朝服,急忙命令書寫詔書,墨跡還未乾。地圖上的吳楚地區無緣無故地分裂,國土如同月亮缺了一半。銀河橫貫天空,彷彿淚水長流,杜鵑鳥飛入洛陽,卻不如歸去。穿着黃衣的使者傳達詔令,三軍將士哭泣,這不是召回岳飛的詔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宋末年國土分裂、國家危亡的悲慘景象。通過「圖中吳楚無端拆」和「月裏山河一半虧」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國土分裂的慘狀。詩中「銀漢經天都是淚」和「杜鵑入洛不如歸」進一步抒發了深沉的哀愁和無奈的思鄉之情。最後兩句「黃衣傳詔三軍泣,不是班師詔岳飛」則揭示了當時朝廷的決策失誤,以及將士們對國家命運的悲痛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切和無盡哀思。

陳樵

元東陽人,字君採,號鹿皮子。幼承家學,繼受經於程直方。學成不仕,隱居圁谷。性至孝。爲文新逸超麗。有《鹿皮子集》。 ► 2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