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樂伯善赴都三首

石磴雲昏筍蕨香,江城花落燕鶯忙。 黃金臺高地形聳,白玉堂深春日長。 之子顯擢神所與,吾道將亨民小康。 臨行握手出軟語,東鄰夜雨淋槽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磴(dèng):石堦。
  • 筍蕨:竹筍和蕨菜,泛指山野菜。
  • 燕鶯:燕子和黃鶯,常用來形容春天的景象。
  • 黃金台:古代傳說中的高台,比喻高聳壯麗的地方。
  • 白玉堂:古代貴族的居所,比喻豪華的住宅。
  • 之子:這個人,指樂伯善。
  • 顯擢:顯赫的提拔。
  • 神所與:神明的賜予。
  • 吾道:我的道路,這裡指樂伯善的前途。
  • 將亨:將要通達。
  • 民小康:民衆生活安定富裕。
  • 臨行:即將離開時。
  • 軟語:溫柔的話語。
  • 東鄰:東邊的鄰居。
  • 淋槽牀:雨水淋溼了馬槽和牀鋪,形容雨夜的情景。

繙譯

石堦上雲霧繚繞,竹筍和蕨菜散發著香氣,江城中的花兒落了,燕子和黃鶯忙碌著。黃金台地勢高聳,白玉堂裡春日悠長。這個人得到了顯赫的提拔,是神明的賜予,他的前途將通達,民衆生活也將安定富裕。臨別時,我們握手,他溫柔地說話,東邊的鄰居夜裡雨淋溼了馬槽和牀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離別的情感。詩中,“石磴雲昏筍蕨香”和“江城花落燕鶯忙”生動地勾勒出春天的氣息和生機。後兩句“黃金台高地形聳,白玉堂深春日長”則通過對比高聳的黃金台和深邃的白玉堂,展現了樂伯善即將前往的都城的繁華與深遠。詩的最後,通過“臨行握手出軟語”和“東鄰夜雨淋槽牀”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樂伯善的祝福和不捨之情,同時也暗示了離別時的淒涼和未來的不確定性。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郭天錫

天錫名畀,以字行,一字祐之,別號北山,丹徒人。累舉不第,歷鄱江書院山長,調吳江儒學教授,未赴。江浙行省闢充掾史,美鬚髯,人呼爲郭髯。畫學米南宮,師事高房山,得其筆法。嘗往來錫山,與倪高士元鎮交最久。元鎮嘗有詩題其畫雲:「郭髯餘所愛,詩畫總名家。水際三叉路,毫端五色霞。米顛船每泊,陶令酒能賒。猶憶相過處,清吟夜煮茶。」時至正癸卯十二月十日,寫於笠澤蝸牛廬中,距天錫之歿已二十餘年矣。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