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慈恩寺默公院

· 鄭谷
雖近曲江居古寺,舊山終憶九華峯。 春來老病厭迎送,翦却牡丹栽野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曲江:在今陝西西安東南,爲唐代遊樂勝地。
  • **舊山:指詩人曾經居住過或嚮往的故鄉之山。這裏指九華峯所在的山。
  • **九華峯:九華山的山峯。九華山在今安徽池州境內。
  • **老病:年老多病。
  • **:厭煩。

翻譯

雖說我居住在靠近曲江的這座古老寺院裏,可心裏終究還是憶念着故鄉那秀麗的九華峯。春天來了,年老多病的我實在厭煩迎來送往這些俗事,所以乾脆把牡丹都剪去,改栽種上了野生的松樹。

賞析

這首詩開篇直接表明自己雖處於曲江附近的古寺,卻心繫舊日的九華峯,凸顯出內心對故鄉山水的深深眷戀。 而第二聯中,詩人「厭迎送」的心境躍然紙上。春天本是萬物生機勃勃、歡快熱鬧的時節,常人都樂於欣賞美景、社交往來,可詩人卻因年老多病,對這種迎來送往的世俗生活產生了厭煩之感。 「剪卻牡丹栽野鬆」的舉動十分獨特,牡丹象徵着富貴繁華,是通常受世人喜愛追捧的花卉,而詩人卻將其剪去,改種野鬆。野鬆代表着自然、質樸、堅韌和超脫塵世,這一行爲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看淡世俗,追求自然質樸、寧靜淡泊生活的內心世界 。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寥寥數語便將詩人複雜矛盾的心緒以及人生追求巧妙地表達出來,意境深遠。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