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荷花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淨。獨倚胡牀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後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拼音

譯文

傍晚的清風消除了白晝的熱氣,小池塘裏荷葉靜靜地挺立。我從胡牀上酒後醒來,獨自在池塘邊散步徘徊。微風不斷吹來荷葉的清香,水草晃動,看得見荷葉下魚兒遊動的模樣。眼前荷稈空空地舉着它的葉片,而那冰清玉潔的荷花已難睹其面。我憂愁啊,荷花的模樣已經如此這般,明晨怎堪化妝對鏡去照容顏。夜深人靜,月亮在充滿涼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慘淡、花朵低垂,猶如一個淒涼幽幻的夢境。這情景能有誰會理解,又有何人能夠同情?也應記得,那臨江手扶欄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頃,全是荷花的一片濃紅。

注釋

胡牀: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也叫交椅、交牀。由胡地傳入,故名。 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池塘中魚的影子四處流動,打亂了水中雲影與綠藻安靜的姿態。 空擎承露蓋:只剩下荷花的莖稈空舉着殘敗的荷葉。 不見冰容:荷花已然凋謝。 臨流憑闌干:靠着水邊欄杆眺望流水。 江南紅酣千頃:江南水鄉千頃荷花競相開放

《洞仙歌·荷花》是宋朝詞人劉光祖的作品。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詠物詞。上片寫暑天晚涼酒醒,在池塘邊所看到的凋謝之荷。下片具體描寫荷花凋謝後的情狀,爲一篇主旨之所在。

賞析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詠物詞。上片寫暑天晚涼酒醒,在池塘邊所看到的凋謝之荷。下片具體描寫荷花凋謝後的情狀,爲一篇主旨之所在。“後夜”三句,代荷寫懷,夜深夢覺,不勝幽怨。末二句,回憶荷花盛開時的絢麗情景,對比眼下的冷落之狀,倍感悲慼。末句“江南紅酣千頃”,表達了作者對來年荷花重現豔景的殷殷期待。作者是南宋中期立朝敢言、疾惡如仇的名臣,曾因作文譏諷權奸韓侂冑而被奪職謫居房州,直到韓氏敗亡、黨禁解除後才得起復。此詞可能就是貶謫期間所作,它借敗荷抒懷,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幽憤的情懷。本篇是劉光祖詩詞的代表作,它體現了作者的個人風格和成就。

劉光祖

宋簡州陽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號後溪,一號山堂。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淳熙中召對論恢復事,謂驟進與偷安均爲誤國。由校書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時任殿中侍御史,旋出爲江西提刑,改夔州。寧宗即位,除侍御史,遷起居郎。以諫罷朱熹事,被劾去。慶元黨禁間,撰《涪州學記》,被再劾奪職,謫居房州。黨禁解,起知眉州,累遷知潼州府,升顯謨閣直學士。卒諡文節。有《後溪集》。後人輯有《鶴林詞》。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