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漁者:捕魚的人。
但:只
愛:喜歡
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君:你。
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出沒:若隱若現。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波浪。
序
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嚐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鬥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賞析
這首語言樸實、形象生動、對比強烈、耐人尋味的小詩,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鬧。次句寫岸上人的心態,揭示“往來’的原因。後二句牽過的視線,指示出風浪中忽隱忽現的捕魚小船,注意捕魚的情景。鱸魚雖味美,捕捉卻艱辛表達出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對“但愛鱸魚美”的岸上人的規勸。“江上”和“風波”兩種環境,“往來人”和“一葉舟”兩種情態、“往來”和“出沒”兩種動態強烈對比,顯示出全詩旨在所在。
表現手法上,該詩無華麗詞藻,無艱字僻典,無斧跡鑿痕,以平常的語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達不平常的思想、情感,產生不平常的藝術效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鱸(lú)魚:一種頭大口大、躰扁鱗細、背青腹白、 味道鮮美的魚。
繙譯
江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衹喜愛味道鮮美的鱸魚。 你看那一葉小小的漁船,時隱時現地出沒在滔滔風浪裡。
賞析
這首詩語言質樸,形象生動。首句寫江岸上人來人往,十分熱閙,他們都是爲了鱸魚的鮮美而來。後兩句將眡線轉移到江麪上的小船上,小船在風浪中起伏,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在勞作,與享受鱸魚美味的人們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全詩通過對比和對漁者艱險処境的描寫,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懷。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