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 八鄉黨篇
翠吟悄。似有人黃裳,孤佇埃表。漸老侵芳歳,識君恨不早。料應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傲霜姿,尙想前身,倚窗餘傲。
回首醉年少。控駿馬蓉邊,紅嚲茸帽。淡泊東籬,有誰肯、夢飛到。正襟三誦悠然句,聊遣花微笑。酒休賒,醒眼看花正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翠吟悄:翠色的草木彷彿悄然低吟。「悄」在這裏讀 qiǎo,表示寂靜。悄 :寂靜無聲。
- 黃裳:黃色的衣裳,這裏指代菊花 。
- 孤佇(zhù)埃表:孤獨地站立在塵世之外。佇:長時間地站着 ;埃表:塵世之外。
- 侵芳歲:隨着歲月流逝慢慢老去。侵,漸進之意。
-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他喜愛菊花,有許多關於菊花的詩作。
- 凝此秋香妙:凝聚成這般美妙的秋菊之香。
- 傲霜姿:傲對寒霜的姿態。
- 倚窗餘傲:倚着窗戶,留存着一份傲氣。
- 嚲(duǒ):下垂。
- 淡泊東籬:在東邊的籬笆下淡然自處的菊花。源自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 的詩句。
- 正襟:整理好衣襟,形容態度端正、嚴肅。
- 悠然句:指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樣的詩句。
- 酒休賒(shē):酒不要賒欠購買。賒:賒欠。
翻譯
翠色中的低吟悄然停歇,彷彿有身着黃色衣裳的菊花孤高地站立在塵世之外。隨着歲月老去,芬芳的年華逐漸消逝,真恨沒有早點認識你這菊花呀!想來陶淵明的吟魂猶在,凝聚成你這秋菊的美妙神韻。你傲對寒霜的姿態,讓人不禁想到你前身大概也是如雅士一般,倚着窗邊有着難以消去的傲氣。
回首往昔,年輕時喝醉了酒,騎着駿馬在芙蓉花旁馳騁,紅色的帽子微微下垂。那在東籬下淡然自處的菊花,又有誰肯在夢裏飛到它身邊呢?我端正坐姿多次誦讀陶淵明 「採菊東籬下」 這樣悠然的詩句,只爲博菊花微微一笑。酒就不要賒欠去買了,清醒地看這菊花纔是正好的時光啊。
賞析
這首詞用清新典雅的筆觸,通過對菊花的多方面描寫,寄託了詞人複雜的情感。開篇以擬人化的手法,將菊花描繪成孤高的形象,於塵世之外獨自散發芬芳,表達出詞人對菊花高潔品質的傾心。「恨不早」 一句直接抒發出相見恨晚的情誼 ,進一步深化了對菊花的情感。陶淵明的引入,豐富了菊花的文化內涵,讓人聯想到其悠然淡泊的境界與菊花傲霜的品格相呼應。
回憶年少的輕狂,與菊花的淡泊形成鮮明對比,更體現出詞人心境的轉變。由追求外在的熱鬧轉向對內心寧靜的尋求。「正襟三誦悠然句」 體現了詞人對菊花精神的尊崇與嚮往 ,欲以詩句與菊花心靈相通。「酒休賒,醒眼看花正好」 表面說不賒酒清醒看花,實則是在表明要以清醒的心態面對人生,與菊花的淡泊精神相契合。全詞既展現了菊花的神韻與氣質,又蘊含着詞人在人生起落中對精神家園的堅守與反思,讀來蘊藉綿長。
蔣捷
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字勝欲,號竹山。先世爲宜興鉅族。宋度宗咸淳十年(西元一二七四年)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遁跡不仕。家居竹山,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元成宗大德間,憲使臧夢解、陸義齋交章薦其才,卒不就,氣節爲時人所重。平生著述以義理、小學爲主,尤工詞,與周草窗、王碧山、張玉田並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故國之思、山河之慟,詞風兼融豪放婉約,以悲凉清俊、蕭寥疏爽爲主,旣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亦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詞調時有清新輕快之作,不似時人碧山、玉田詞一味低沉陰暗,尤以造語奇巧之作,於宋季詞壇獨標一格,卓然成家,下啓淸初陽羡詞派。淸劉融齋謂:「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較貞,視夢窗較清。劉文房爲『五言長城』 ,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 歟!」有《竹山詞》(存詞九十餘首)、《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其中《竹山詞》一巻,收入毛汲古《宋六十名家詞》本、《彊邨叢書》本, 又《竹山詞》二卷,收入渉園影宋元明詞續刊本。淸 嘉慶《增修宜興縣舊志·巻八》有傳。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