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靈篇 · 三四

儉爲賢德,不可着意求賢;貧是美稱,只在難居其美。
拼音

所属合集

#小窗幽記

譯文

節儉是賢良的美德,但是,不可因爲人們稱讚節儉,就刻意追求這種聲名。安貧往往爲人所讚美,只是很少有人能安居貧窮。

賞析

任何事情,過猶不及。太過奢侈固然不對,節儉而至吝嗇也未必好。節儉若只爲了名聲,就完全失去節儉的本意了。儉是不浪費,“一絲一縷,恆念物力惟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以這種態度處理物資,自然不會有絲毫的浪費。儉也是一種經濟的觀念,也就是“將最少的物資,作最大的利用。”節儉和慳吝則又不同,有的人自奉節儉,遇到他人有困難,卻能慷慨解囊,這便是節儉而不慳吝。現代社會節儉的人很少。慳吝的人卻是不少呢! 貧爲美稱,大概亦只存在於古代吧!古人對安貧樂道是很稱讚的,顏淵“一簡食,一瓢飲,居陋巷而不改其樂。”十分不容易,被人稱讚了幾千年。至於現代,“貧”簡直成了一種罪惡,“安貧樂道”在大多數人眼中看來,簡直就是消極棄世。不錯,樂道未必就貧,貧也未必有道。只是在物質生活的進步中,人的心靈是否也同樣在進步,這就值得懷疑了。在講求效率和功利的現代社會,人爲自己的生命保留多少空間和反省的餘地?現代人物質生活不虞匱乏,心卻貧乏得可憐呢!
陳繼儒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