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觀看世間種種情態變幻無常,天上的浮雲,反而比人情世態還更有常情可循;咀嚼世間滋味昏昧空洞,倒不如潺潺的流水,更能說明深厚的意旨。
賞析
世間惟有“變”纔是常態吧!浮雲的變化明顯可見,然而,生命的變化卻毫無道理可尋。我們指着滄海說:“這裏過去原是桑田。”安知它過去不曾爲高山?無論高山或桑田,於今看來都如同幻相一般,所以說,時空都是幻相。天上的浮雲不斷變化,不停訴說着“變”纔是“常”。
世間情味,有多少昏味?而流水不息,啓發我們“不住”的智慧。若能不住於一切,就不會像岸上之花,臨流照影,爲凋零而黯然神傷;也不會像溪邊人影,年年來照白頭。我們的心靈應如流水,鑑照一切繁花衰鬢,卻不帶走任何影像。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