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 · 上卷 · 九佳

· 李漁
門對戶,陌對街。枝葉對根荄。鬥雞對揮麈,鳳髻對鸞釵。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對夫差。石鼎龍頭縮,銀箏雁翅排。百年詩禮延餘慶,萬里風雲入壯懷。莫辨名倫,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徑竇,生乎愚也有高柴。 冠對履,襪對鞋。海角對天涯。雞人對虎旅,六市對三街。陳俎豆,戲堆埋。皎皎對皚皚。賢相聚東閣,良朋集小齋。夢裏山川書越絕,枕邊風月記齊諧。三徑蕭疏,彭澤高風怡五柳;六朝華貴,琅琊佳氣種三槐。 勤對儉,巧對乖。水榭對山齋。冰桃對雪藕,漏箭對更牌。寒翠袖,貴金釵。慷慨對詼諧。竹徑風聲籟,花溪月影篩。攜囊佳韻隨時貯,荷鋤沉酣到處埋。江海孤蹤,雲浪風濤驚旅夢;鄉關萬里,煙巒雲樹切歸懷。 杞對梓,檜對楷。水泊對山崖。舞裙對歌袖,玉陛對瑤階。風入袂,月盈懷。虎兕對狼豺。馬融堂上帳,羊侃水中齋。北面黌宮宜拾芥,東巡岱畤定燔柴。錦纜春江,橫笛洞簫通碧落;華燈夜月,遺簪墮翠遍香街。
拼音

所属合集

#笠翁對韻

注釋

鬥雞:古時雞與雞相搏鬥的一種遊戲。唐王勃有《鬥雞檄》。揮麈:揮動拂塵。晉代人常揮麈清談。子犯:春秋時晉臣。《左傳.僖二十二年》載,晉重耳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夫差:春秋時吳國國君。季路:孔子門人。《論語.子路》:子曰:“野哉由也。”高柴:孔子門人。遇衛難不徑不竇(既不走小路,又不走孔道,不知變通)。《論語.先進》:子曰:“柴也愚。” 攜囊:見前李賀系囊貯詩之註釋。 荷鋤:晉劉伶,好酒。嘗荷鋤自隨曰:“醉死便可埋我。” 馬融:西漢馬融堂前教授生徒,後設絳紗帳,置女樂。羊侃:南朝梁羊侃,好奢侈,結舟爲齋,亭館皆備,日事遊宴。黌宮:古代學校名。拾芥:撿取地上的草芥。比喻取之極易。《漢書.夏侯勝傳》:“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岱畤:岱,泰山。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處。燔柴:燒柴,祭天之禮。《禮.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地。”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根荄(gāi):植物的根。
  • 揮麈(zhǔ):揮動拂塵。麈,鹿一類的動物,其尾可以做拂塵。
  • 楚岫(xiù):楚地的山巒。岫,山。
  • 子犯:春鞦時晉大夫狐偃的字。
  • 夫差:春鞦時吳國末代國君。
  • 俎(zǔ)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
  • 皎皎:潔白的樣子。
  • 皚皚:形容潔白的樣子。
  • 三逕:漢蔣詡隱居時,於捨中竹下開三逕,衹與求仲、羊仲往來。
  • 彭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 漏箭:古代滴漏中計時的竹簽。
  • 更牌:夜間報更的牌子。
  • 黌(hóng)宮:學校。
  • 岱畤(zhì):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地方。
  • 錦纜:錦制的纜繩。
  • 碧落:天空。

繙譯

門戶相對,小路對街道。樹枝和樹葉對植物的根。鬭雞相對揮拂塵,鳳凰的發髻相對鸞鳥形狀的發釵。登上楚地的山巒,渡過秦淮河。子犯相對夫差。石鼎上有龍頭收縮著,銀箏像雁翅排列。百年的詩禮傳統延續著餘下的福澤,萬裡的風雲進入壯濶的胸懷。不能辨別名分倫常,死了啊粗野啊可悲的季路;不遵循小道,活著啊愚蠢啊有高柴。 帽子相對鞋子,襪子相對鞋。海角相對天涯。宮廷中報曉的人相對雄壯的軍隊,六個市場相對三條街道。擺列祭祀的器具,遊戯般地堆埋。潔白的相對潔白的。賢才相聚在東閣,好友聚集在小書齋。夢裡的山川書寫《越絕書》,枕邊的風月記載著《齊諧記》。家園小路蕭索稀疏,彭澤的高風讓五柳先生愉悅;六朝時候的華貴,瑯琊的好氣象在種著三棵槐樹。 勤勞相對節儉,霛巧相對乖僻。靠近水的亭台相對山中的書齋。冰做的桃子相對雪做的藕,計時的漏箭相對報更的牌子。寒冷天氣裡穿著翠袖的佳人,戴著貴重金釵的女子。慷慨相對詼諧。竹林間小路風聲像

李漁

李漁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