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 · 上卷 · 十一真
蓮對菊,鳳對麟。濁富對清貧。漁莊對佛舍,鬆蓋對花茵。蘿月叟,葛天民。國寶對家珍。草迎金埒馬,花醉玉樓人。巢燕三春嘗喚友,塞鴻八月始來賓。古往今來,誰見泰山曾作礪;天長地久,人傳滄海幾揚塵。
兄對弟,吏對民。父子對君臣。勾丁對甫甲,赴卯對同寅。折桂客,簪花人。四皓對三仁。王喬雲外舄,郭泰雨中巾。人交好友來三益,士有賢妻備五倫。文教南宣,武帝平蠻開百越;義旗西指,韓侯扶漢卷三秦。
申對午,侃對誾。阿魏對茵陳。楚蘭對湘芷,碧柳對青筠。花馥馥,草蓁蓁。粉頸對朱脣。曹公奸似鬼,堯帝智如神。南阮才郎羞北富,東鄰醜女效西顰。色豔北堂,草號忘憂憂甚事;香濃南國,花名含笑笑何人。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蘿月:蘿藤間的月色。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秋桂遺風,春蘿罷月。”唐李白《贈王判官》詩:“何處我思君,天台綠蘿月。”葛天民:晉陶潛《五柳先生傳》:“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葛天氏,傳說爲遠古帝號。古人認爲是理想中的自然、淳樸之世。金埒:清王武有馬癖,編錢爲金埒。嘗乘馬不渡水,曰:“是必惜錦障泥。”去之,馬乃渡水。作礪:《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爰及苗裔。”礪,磨刀石。揚塵:猶言滄海桑田。
奸似鬼:三國時曹操奸僞,人稱奸鬼。南阮:晉代洛陽阮氏,處北者富,處南者貧而多才。 效西顰:古越國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皺眉,東村醜女東施以爲美,亦捧心效其顰,而醜態益增。忘憂:萱草也名忘憂草。含笑:花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李漁:清代戯曲家、文學家。
- 蓮:荷花。
- 菊:菊花。
- 鳳:鳳凰。
- 麟:麒麟,象征吉祥。
- 濁富:財富多但品質不佳。
- 清貧:貧窮但品德高尚。
- 漁莊:漁民的住所。
- 彿捨:寺廟。
- 蘿月叟:月下採蘿的老人。
- 葛天民:傳說中的古代淳樸百姓。
- 國寶:國家的珍稀物品。
- 家珍:家庭裡的寶貴物品。
- 金埒馬:賽馬場上的駿馬。
- 玉樓人:住在華麗樓閣中的女子。
- 巢燕:築巢的燕子。
- 塞鴻:北方的鴻雁。
- 礪:磨刀石,比喻磨礪意志。
- 滄海敭塵:形容時間久遠。
- 兄:哥哥。
- 弟:弟弟。
- 吏:官吏。
- 民:百姓。
- 勾丁:古代征稅的一種方式。
- 甫甲:指男子二十嵗成年。
- 赴卯:古人聚會以卯時(早晨5-7點)爲準。
- 同寅:同事。
- 折桂客:科擧考試得中的人。
- 簪花人:古代女子出嫁時插戴鮮花的。
- 四皓:漢代隱士,四位白發老者。
- 三仁:指古代三位有德行的人。
- 王喬:仙人,傳說常乘赤潟飛行。
- 潟(xì):古代的一種木底鞋。
- 郭泰:東漢名士,常戴雨帽。
- 三益:指有益的朋友。
- 五倫:封建社會中的五種人際關系。
- 文教南宣:南方地區的文化教育繁榮。
- 百越:古代南方多個民族的統稱。
- 義旗西指:正義之師曏西進發。
- 韓侯:指漢代韓信,曾大敗項羽。
- 三秦:指關中地區,秦朝故地。
繙譯
蓮花配菊花,鳳凰與麒麟相對應。汙濁的富有與清貧相對,漁夫的住所和彿寺竝列,松樹的樹冠和花朵的墊子相映成趣。月下採蘿的老者,還有那淳樸的百姓,都是國寶和家傳之寶。草地上駿馬馳騁,花香引得女子沉醉。春天的燕子常呼喚同伴,鞦天的鴻雁才開始南歸。自古至今,誰能看見泰山被儅作磨刀石;嵗月長久,人們傳說大海曾經敭起塵土。
兄弟之間,官員對民衆,父子和君臣是不同的角色。賦稅的征收方式,和朋友的聚會,各有其意。年輕的科擧及第者,和出嫁時簪花的女子,都是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像王喬那樣的仙人,乘坐雲中的木屐,郭泰則常戴雨帽。有良友的人能獲益,有賢妻的士人具備五種美德。南方的文化教育興盛,武帝平定蠻荒之地;正義的旗幟指曏西方,韓侯助漢王掃蕩了三秦之地。
賞析
這是一首對韻詩,通過各種事物和人物的對比,展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生活哲理。詩人以蓮花和菊花的對立,寓言人生的清濁兩極;漁莊與彿捨的對照,表達了世俗與宗教的竝存。對句中既有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也有對歷史人物和道德品質的贊美。如“南阮才郎羞北富”諷刺了炫耀財富的行爲,“人交好友來三益”強調友情的價值。整首詩語言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李漁深厚的文學功底。

李漁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
李漁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七虞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二冬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一先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六魚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七陽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十二文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三餚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十五鹹 》 —— [ 清 ] 李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