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 · 下卷 · 十五鹹
栽對植,薙對芟。二伯對三監。朝臣對國老,職事對官銜。鹿麌麌,兔毚毚。啓牘對開緘。綠楊鶯睍睆,紅杏燕呢喃。半籬白酒娛陶令,一枕黃粱度呂岩。九夏炎飆,長日風亭留客騎;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駐征帆。
梧對竹,柏對杉。夏濩對韶鹹。澗瀍對溱洧,鞏洛對崤函。藏書洞,避詔巖。脫俗對超凡。賢人羞獻媚,正士嫉工讒。霸越謀臣推少伯,佐唐藩將重渾瑊。鄴下狂生,羯鼓三撾羞錦襖;江州司馬,琵琶一曲溼青衫。
袍對笏,履對衫。匹馬對孤帆。琢磨對雕鏤,刻劃對鐫鑱。星北拱,日西銜。卮漏對鼎饞。江邊生桂若,海外樹都鹹。但得恢恢存利刃,何須咄咄達空函。綵鳳知音,樂典後夔須九奏;金人守口,聖如尼父亦三緘。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麌麌:獸羣聚集貌。《詩經.小雅.吉日》:“獸之所同,麀麀麌麌。” 兔毚毚:《詩經.小雅.巧言》:“躍躍毚兔,遇犬護之。”注:毚兔,狡兔也,喻讒人。
利刃:《莊子.養生主》:“庖丁爲文惠君解牛。……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此即爲“庖丁解牛”和“遊刃有餘”二成語之出典。 空函:《世說新語.黜免》載,晉代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恆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惟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九奏:奏樂九曲。《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注:“備樂九奏而致鳳凰”。 三緘:三緘其口,見前注。

李漁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
李漁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笠翁對韻 · 上卷 · 十四寒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九青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十蒸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六麻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一先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五歌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十一尤 》 —— [ 清 ] 李漁
- 《 笠翁對韻 · 下卷 · 七陽 》 —— [ 清 ] 李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