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 · 下卷 · 四豪

· 李漁
茭對茨,荻對蒿。山麓對江皋。鶯簧對蝶板,麥浪對松濤。騏驥足,鳳凰毛。美譽對嘉褒。文人窺蠹簡,學士書兔毫。馬援南征載薏苡,張騫西使進葡萄。辯口懸河,萬語千言常亹亹;詞源倒峽,連篇累牘自滔滔。 梅對杏,李對桃。棫樸對旌旄。酒仙對詩史,德澤對恩膏。懸一榻,夢三刀。拙逸對貴勞。玉堂花燭繞,金殿月輪高。孤山看鶴盤雲下,蜀道聞猿向月號。萬事從人,有花有酒應自樂;百年皆客,一丘一壑盡吾豪。 臺對省,署對曹。分袂對同胞。鳴琴對擊劍,返轍對回艚。良借箸,操捉刀。香茗對醇醪。涓泉歸海大,寸壤積山高。石室客來煎雀舌,畫堂賓至飲羊羔。被謫賈生,湘水淒涼吟《鵩鳥》;遭讒屈子,江潭憔悴著離騷。
拼音

所属合集

#笠翁對韻

注釋

借箸:漢初張良遇高祖進食時,即席借箸(筷子)畫策。提刀:《三國志.魏武紀》:“北使見魏王,操捉刀立旁,使出曰:‘魏王亦復平常,捉刀人乃真英雄耳!’” “簣土”句:《尚書.旅獒》:“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簣,盛土的竹筐。 雀舌:茶名。羊羔:酒名。《事物紺珠》:“羊羔酒出汾州,色白瑩,饒風味。” 吟鵬鳥:西漢賈誼作《鵬鳥賦》。 著離騷:戰國楚國大夫屈原作《離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至於江濱,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李漁

李漁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