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醒篇 · 三四

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
拼音

所属合集

#小窗幽記

譯文

貧窮低賤的人,什麼都沒有,到將要死去時,因爲對貧賤的厭倦而得到一種解脫感;富有高貴的人,什麼都不缺少,到將要死去時,卻因對名利的迷惑而牽連不捨。因厭倦而解脫的人,死亡對他們而言好象放下重擔般的輕鬆;因眷戀而不捨的人,死亡對他們而言就如同戴上了刑具般沉重。

賞析

死亡是公平的,它既降臨貧苦之家,也降臨富貴之人,古來多少皇帝夢想着長生不死,結果還是像升斗小民一般,任地下的蛆蟲啃噬。 對於貧賤的人而言,死亡是一種解脫。由於他們沒有什麼難捨的身外之物,因此,也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所以,活得苦的人,死時常帶着微笑。反之,過慣榮華富貴生活的人,對死亡卻充滿了恐怖,因爲,他們在世上所憑藉的東西,沒有一樣可以帶得去。死亡對他們而言,不僅是失去一切,還要面對一個未知的世界。因此,他們死時往往絕望恐懼。 真正通達的人,無論富貴貧賤,對生死的態度都是一樣的。即使貧賤,也不厭生,因爲生命在貧賤之外另有樂趣。即使富貴,也不厭死,因爲生命在富貴之中也有疲憊。孔子所說:“未知生,焉知死。”而既知生,又何畏死呢?
陳繼儒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